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ldquo迷人

白癜风诊疗规范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69082.html
迷人的阅读第三季ing

主讲人杨军老师

分享书籍

遇见自己,方知路在何方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这样一段话:因为在这个星球上,存在一个伟大的真理:不论你是谁,不论你做什么,当你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最终一定能够得到,因为这愿望来自宇宙的灵魂。那就是你在世间的使命。

唯有梦想,才能远行

01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到十多年前,对张昕宇、梁红来说,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赚钱。张昕宇当兵退伍后不希望被分配到动物园工作,就拿着2万元的退伍费与大学毕业的梁红开始创业,他们开过小吃摊、冷饮摊,承包过公共厕所、打扫过街道,卖过豆腐、羊肉串,做首饰加工代理商……让他们告别往日单一目标、枯燥生活的最后一根稻香是在电视新闻里看到5·12汶川地震,张昕宇、梁红组建了一个“北京希望救援队”,张昕宇亲眼见证了救援中遇难者残缺的遗体、幸存者哭喊着寻找亲人的悲号……那场人间惨剧,颠覆了他全部的人生观,身体的疲惫咬咬牙就可以挺过去,心灵上所遭受的镇痛挥之不去,就像救援队中的一些人一样,张昕宇开始变得暴躁、消极、一度抑郁,甚至对“活着”产生怀疑。

“你还有梦想吗?”、“有”,“是什么?”梁红陪伴张昕宇走过那段最难熬的日子,但张昕宇并没有回答上来梁红的问题。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一个先来。生命有数不清的意义,生活有无数种选择,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前途未知的探险,唯有梦想,才能远行。

“我想换一种活法。”

“那咱们就换。”

唯有梦想才能远行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02

新华网曾这样评价侣行:“如果说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梦最大的特点,那么《侣行》就是中国梦最好的注解。一路走来,《侣行》就像一盏灯,为很多在人生路上迷失方向的人指明了前方的道路,也让他们得到为梦想前行的动力。”十年侣行,大地、天空、海洋,他们都曾涉足;飞行、驰行、航行,他们集齐了全部的旅行方式。他们驾驶“大白”、“小白”两台越野车西行两万公里,穿越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埃及等中东16国,揭开了阿拉伯世界的神秘面纱;驾驶中国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运-12机型“超级白”飞过了四大洲、三大洋六万多公里;驾驶“北京号”一路惊险、度尽劫难、以生命作为赌注的二百多天的海上远征……

但每一次的行程绝不会是鲁莽的说走就走,而是谋定而后动。张昕宇、梁红夫妻的十年之约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准备,他们计划用五年准备,五年行走。翻开任何一本侣行,对于张昕宇的介绍中,永远有这样一段话:他先后学习赛车、动力伞、机动船、摩托艇、潜水、攀岩、帆船、热气球及直升机驾驶技能……他们用5年时间考下20多个资格证书,系统学习机械维修、医疗护理、研究气象软件、了解核辐射知识、翻阅海洋和火山资料……

谋定而后动

网络上不知何时兴起一句话:“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探险绝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匆匆上路,随性为之,那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仅仅为了征服马鲁姆火山,张昕宇、梁红团队就用了前前后后两年时间,查资料、了解火山知识,毕竟马鲁姆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跃的两座活火山之一,危险无处不在;学攀岩知识、火山生存技巧;准备登山、拍摄器材,还需要经过多方的登山许可……为了学开帆船去南极,他们又花了几年的时间去找船、改装,弄清船上6万米的电线、4千多个接口、4台发电机,还有无数螺丝零件的位置和原理……这也是我最欣赏他们团队的地方,每一次出发,绝不是一拍脑门地说走就走,他们都要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做好各种方案预案,努力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只有万事俱备才会决定启程,毕竟他们要去的是一个又一个极限之地、死亡禁区。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见过天地,方知敬畏自然

侣行十年,张昕宇、梁红去过多个国家和地区,露营极寒之地,岩降火山之中,穿越过中国四大无人区,下潜过玛雅圣井,靠近过印尼硫酸湖,踏足过最接近火星地貌的智利阿塔卡玛沙漠,遭遇过海上杀人西风带,为了梦想无惧过死亡悬赏,多次勇闯死亡禁区;也曾见到过最干净的笑容、最美好的景色,最温暖的力量,世界最北的城市朗伊尔城的极光惊喜,“地球之肺”亚马孙雨林的神秘与狂野,挪威万年冰川的冰冻震撼……还有伊斯兰堡的大树学校,巴西贫民窟里的足球小将,科巴尼V型手势的温暖与坚定……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一路走来,他们也结识了大自然中各种形态各异的生灵,马达加斯加呆萌呆萌的帝王猴和小小的鼠狐猴;亚马孙丛林里的食人鱼、森蚺和慵懒的树懒、张昕宇还感受了一把如同被机枪扫射般的“子弹蚁”带来的成人礼;时间在有些地方仿佛凝固了一般,散发着原始的美丽,像外界宣告这些小生灵才是真正的主人。加拉帕戈斯群岛(巨龟之岛)身长1.8米、体重多斤的象龟,与在火山岩上自由自在晒太阳的史前生物海鬣蜥;科莫多岛上起源于万年前的最后的“真龙”——长得像哥斯拉一般的科莫多龙;非洲维龙加山脉全球仅存多只的“金刚”(山地大猩猩);南极大陆唯一的主人,在梁红婚纱上爬来爬去、争相入镜的小企鹅……

大自然的万千生灵他们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去感知远方。这个陌生的世界,每天都在给人们新鲜、惊喜、震撼与感动。我们恐惧极限,又常常怀有征服极限的渴望。他们在一次次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体悟到天地之大、生命之重、人之渺小。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最常怀有的情感其实就是“无力感”,见过天地,方知敬畏自然。

1.

挑战零下53℃的户外露营:奥伊米亚康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梁实秋笔下的《北平的冬天》一夜北风寒,大雪纷纷落。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寒风凛冽的北京冬日,不过零下数十度而已,而具有“冰城”之称的雅库茨克东北公里外的奥伊米亚康镇竖立着极端最低零下71℃的纪念碑,那里一月份平均气温仅有零下51.5℃,而同时期的北极圈才零下41℃。让张昕宇、梁红一行人决定在世界极寒之地露营的原因,仅为一句轻蔑地话“你们中国人做不到”,也许被张昕宇称为“狭隘”的民族自豪感在作祟,两人坚定信念,非要成功不可。事实证明,他俩不光最终成功露营奥伊米亚康,梁红还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冬季在奥伊米亚康露营成功的女性,人类的极限在哪儿?有时不亲自挑战还真不会知道。

在开过了12米厚的冰冻的勒拿河后,他们来到了有“白骨之路”之称的科雷马公路(简称M56公路)。在将近公里的凶险的无人区里,全副武装的Uaz越野车突然出现故障了。若暴露在零下50℃下,人很快会被冻伤,半个小时后就会被冻死。还好张昕宇擅长机械维修,有惊无险。极寒、海啸、地震、干旱、洪水、风暴……大自然是美的,但愤怒的大自然力量则恐怖至极,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永远是渺小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奥伊米亚康

2.

岩降地狱之眼:马鲁姆火山

露营过极寒,才知道人的极限无限。冰与火,可以在矛盾中争出平衡的哲学。当得知一个新西兰探险团队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拍了世界各地的火山,但就对马鲁姆火山没辙,每年都会去一两次,但始终都没有成功地下降到火山口里去。张昕宇那“狭隘”的民族自豪感又再次作祟,“外国人做不到,中国人能够做到!”。在读《侣行》时,我总是被他的“豪言壮语”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熔岩翻滚,炽焰沸腾,鲜红耀眼,火山散发着它雄浑的力量,台风、酸雨、“佩雷之发”接踵而来,危险无处不在。试降前,张昕宇曾豪言壮语,“杰夫·迈凯里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下降到马鲁姆火山上的人,而我,将是第二个”。攀岩或者岩降,最怕两件事:绳子断了马上死,通信断了等会死。而他先遇到了第二件,通信历经了一个小时后终于恢复了正常,大家短暂地松了一口气,紧接着五个小时的垂降-米的凸点,走走停停,张昕宇终于如愿的在马鲁姆火山里展开了印有硕大的“中国”二字和龙图腾标识的旗帜。配图中“中国”二字的龙旗,在熔岩湖的炽烈与浩瀚的背景下显得更鲜艳、更耀眼。这是他一个人的自豪感,更是一个国家的自豪感。“中国人又做到了!”也许是幸运女神的眷顾,当安全着陆后,大伙儿才发现张昕宇的保险绳被岩壁磨损的只剩下一发相牵。也许在多耽搁一会儿,他就会长眠于此了。马鲁姆火山是通往地狱之门,也是天堂之眼,它有着大自然的壮美,也见证了“中国人,做得到”。

马鲁姆火山

3

遭遇灰色警报:阿富汗巴米扬山谷

“巴米扬”在波斯语里的意思是“光芒闪耀的地方”,矗立在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佛窟经受住了千百年风霜雨雪的自然考验,却经不住人为的破坏。塔利班武装炸毁的不仅是哈扎拉人的宗教图腾、信仰象征,还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化遗产。历时一个半月的扫射和轰炸,6个佛窟全部被毁,暴行让全球哗然与愤怒。后来,多国多方曾尝试修复都没有成功。这段史实让人痛心疾首,张昕宇、梁红夫妇萌生了用光学投影技术还原巴米扬大佛的想法,让大佛重新矗立在山谷。作为重走丝绸之路的中国人,送给阿富汗梦想和平的人民的一个礼物。希望能用一点微弱的光,照亮黑暗里的人们。

采购设备,按需改装,反复测试,光源筛选,张昕宇的眼睛因长期暴露在强光之下造成视网膜脱落;当他们带着这套设备西行颠簸了一万多千米后,有惊无险地抵达阿富汗。但接踵而来的是有潜在遭遇袭击可能的“灰色警报”,每颗人头5万美金的被悬赏通缉,也许唯有信仰,才会无所畏惧。历经磨难,当大佛亮起来时,人们欢呼、喝彩、呐喊……有人盯着大佛一动不动,满眼噙着泪水。此时,在大佛面前,是欢声笑语的众生,没有战争压迫,没有乌云笼罩。张昕宇、梁红团队最后将价值10万美元的整套光影设备赠送给了当地政府,希望他们保证每年都把大佛影像呈现给当地民众。多希望,时间能够凝固在“大佛亮起”的这一刻,让和平、温暖的光芒永驻在巴米扬山谷。就像马丁·路德·金的一句话:“黑暗并不能帮助我们驱散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

阿富汗巴米扬山谷

4.

勇闯生命禁区:切尔诺贝利

如果不是盖革计数器的狂响,张昕宇、梁红一行人很难意识到这个看起来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的绿色丛林,是真真实实的死亡辐射区。一场史无前例的非自然灾害,让切尔诺贝利0平方公里成为了被魔鬼接管的区域。这里不像极寒的奥伊米亚康,不像烈焰沸腾的马鲁姆火山,虽然死神就在你身边,每时每刻都在侵蚀你的生命,但你却看不到它。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很渺小,丝毫没有办法去抵抗或是预防,而像切尔诺贝利核泄露的人为事故,本该避免,却给白俄罗斯、乌克兰那代人民留下了灾难的时代烙印。科学是我们心目中无所不能的超人,而在普里皮亚季人眼中,它更像一个魔鬼,吞噬了这里一切的美好。

科学家曾说,如果要消除核辐射的影响,需要24万年。对于人类来说,这时间便是永远。那镌刻着第一批达到这里的勇士的铭碑,那封印着魔鬼般4号反应堆的石棺,都肃穆地伫立在纪念园里。为了降低这场人为事故的影响,消防员、矿工、军人、救援人员、飞行员、医生……前后有50万人牺牲了自己,挽救了全人类的利益,他们为子孙后代不再受到核辐射影响而前仆后继、直面死亡。愿灾难的警钟长鸣,世间从此再无人为事故造成的重大非自然灾难,愿面对科学、面对规则,不再草率的决定,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也许时间能抹平一切,所有的伤痛都会过去。

切尔诺贝利

会过众生,方知人间冷暖

侣行十年,张昕宇、梁红遇见了很多人,也听说、见证了很多温暖的故事。在马鲁姆火山,安布里姆岛酋长乔伊斯在朝夕相伴的几天感受到了张昕宇一行人的尊敬与真诚后,为了让他们轻装下火山,让部落的人往返数个小时帮助搬行李,为了给张昕宇他们一个土著人对待朋友、贵客的仪式,村民们在小广场足足站着等待了7个小时。喝完卡瓦酒,临别时乔伊斯说,“说中文的人,是世界人最好的人。”还有那些原始而又简单快乐的乌鲁人,热情好客、爱笑爱跳的马赛人,墨西哥东部丛林里的玛雅后裔,在“翻尸节”与祖先共舞的马达加斯加土著。他们去了我们的地球村中许多不常有人到达的地方,见证了形形色色的土著,更见证了真诚、尊重与微笑,永远是最好的名片。

遇见众生

一路走来,张昕宇、梁红带领团队经过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中东世界,走过全球80%的战乱国家,他们想做的、去做的,不仅仅是为了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提供物质援助和精神慰藉,更是希望为他们唤起世界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daiere.com/lcdl/17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