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病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这是娃研社的第17篇原创分享——
我们拦住一对母女:
“您好,请问你们想要什么样的房子?”
“卖房子的?不需要。”
带着戒备的眼神,
妈妈赶紧牵着小孩走开了。
我们的街头访问计划在被拒第七次时终于顺利进行了,整理了10个答案,发现成人的高频词是“海边”、“湖边”等环境、氛围要求,对于房子本身的想象力,似乎并没有多少。
小朋友们就丰富多了:“像《飞屋环游记》里面被气球挂着到处飞的房子!”“全透明的房子!尖尖顶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教授万谦在他的新生课堂上,和我们做过同样的提问:“你想要什么样的房子?”
“已经有孩子画的是方方正正那种,像现在小区那种盒子的房子了。”他担心学生们的想象力被狭窄现实剥夺。
动手能力、创意、协作能力……都知道这是新时代的新素养要求,可是怎么获得?
如果从小就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并且通过协作动手将创意落地变成现实呢?
简单的说,就像是“乐高”的现实版:颗粒积木换成了真实的木头、铆钉、电钻,塑料地板变成了现实中的森林、湖边、旷野,最重要的是,没有需要严格照做的图纸,参与者就是设计者,除了设计建筑本身,还要一起规划城市其他相关配套……最终是真的能入住,并且和环境协调共处的房子。
别惊讶,视频在这儿。
1
儿童建筑公司?野生建造家?
做这件事的人,叫穆威——著名建筑设计师,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特聘教师,“先进建筑实验室”主持人,国内国际建筑大奖荣获大把,世博会挪威馆的15棵树的设计就出自他手。
▲穆威作品,世博会挪威馆
从年起,他就致力于以建造为主题进行自然教育,成功带着毫无建筑基础的家庭一起建房子。
他说,协力造物的模式让他产生了很大的兴奋点,也让他看到了建筑作为商品之前的形态,就像古时那样,人们择地、伐木、举木为梁,一家老少、邻居们齐上阵,同心协力完成搭建,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然建筑,“既是建造过程的自然,也是古人田园牧歌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自然。”
武汉汤逊湖边的“天空之城”,是穆威第一次尝试拉着家庭团体协力造物,很成功——
▲天空之城
36个5到12岁的孩子,项目前期由穆威带着孩子们画草图、做模型、讨论方案,后期则由家长一起,挖地基,切割板材,搬砖,搭建。天内诞生了一个“很好玩”的微型建筑群“天空之城”。
十几个三角形小木屋,还有两个“长”在竹林里空中,因为孩子们说:想要一栋可以每天浇水,长高的房子。
央视跟拍的纪录片《天空之城》见证了孩子和家长们在6个月时间跨度里的变化。房子被剑桥大学评委“全球年度十大教育建筑”,斯洛法尼亚的欧洲设计年上获选“全球五十大建筑”。穆威也更加确定了做这件事的决心:“孩子们的身高与建筑尺度之间巨大的能量反差令人惊叹。”
这是30多个小朋友在一片樟树林里造房子,大家在一起讨论心中想要的树屋。
一个四岁的小朋友觉得树屋就应该像是昆虫在树上结的一个茧。于是大家依照他的草图,用白色尼龙绳在树上缠绕出一个个小房子,这一设计摘得了当年的WA中国建筑奖。
“可能是成人完全想象不到的,但这个设计有围合、有空间,跟鸟巢、阿凡达的大树叶一样,都是一个庇护所,就是房子的意义。”
有人戏称,他开了间“儿童建筑公司”。在这里,建造,不再是混凝土和高深概念,而是简化到本初——材料和连接。
“你会发现很多学科也是这样的本质,找到合适的材料,再用合适的方式连接起来,再来优化。”
“获得了什么?”
“太多了。比如信心——孩子们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没有什么是我不能通过学习、协作来解决的困难。比如对自然的尊重——造房子和人类本能相通:建造居所,寻找安全感,获得庇护,房子也是一个建立人和自然关系的容器。当然还有高质量的陪伴,现在的中国家庭,典型图景是一个疲惫的妈妈+一个缺位的爸爸+一个委屈的孩子,我们每一次建造活动,大人们都玩得很爽,到最后都不知道是谁在陪谁了。”
在他的建造实验中,也发现了伤感的事实:5岁到12岁,代表的是创造力递减的过程。
“某种意义上,年纪越小创造力越强,10岁左右的孩子画出来的房子开始有户型的概念了,而在年纪更长些的孩子里面,你能看到他们受家长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在想,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或许是错误的观念。我们要做的,是不去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不谈培养,不去伤害就已经很好了。”
2
武汉版"我的世界”?触手可及的乌托邦?
房子建造过后呢?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穆威开始思考更多:之前我们都这么忙碌,出差、坐飞机、出国,现在这些比重减少了,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工作、生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而经历了疫情封闭的我们,在楼房里憋了那么久,乡村自然里的生活也更显得珍贵。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林间木屋,每周有两天时间离开城市,回归自然,和家人朋友一起劈柴、烤火、读书,房子不用多大,一个阁楼或者一张地毯就可以睡觉。”
▲假装在挪威,其实在武汉
都市人心中的美好生活。“春暖花开,劈柴为马”被穆威和好友万谦实现了:在距离武汉市区车程40分钟的森林农场里,他们盖起三栋木屋:小飞象、方尖碑、大三角。
小飞象,大概是爸妈们的理想屋——把小朋友的房间单独做成一个独立的木盒子,遮蔽在大房子的下面,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大人们喝茶、放空,各自安好。
方尖碑,有点像古埃及纪念碑,里面是loft,小朋友都喜欢爬楼梯,喜欢上面的安全网,电影阿凡达里,主人公萨利化身成阿凡达之后,在树上睡觉的地方就是一片大叶子。
大三角的木屋,最简约,人类最早盖房子,就是地上挖一个洞穴、上面盖窝棚,三角形的支撑结构,这才是我们人类童年记忆中房屋的形象。和洗手间连起来的长长木走廊,是希望入住的人可以试试光脚走路的快乐。
房子不大,但院子是整个森林;摆设不多,但壁炉暖暖,床品、用具都是优选。可以赤脚在房间里打转,坐下来看窗外的花瓣落下。推开门,朋友们在外烧烤、聊天。晚上呢?漫天星光,鸟叫和微风。
作为“荒野世界”计划的开端,穆威的野心当然不在成为网红民宿,承托着他想打造社群共建乌托邦的梦想.
“一起在自然中共建,一起养小动物,一起露营劈柴,打造一个共享的自然之地。当你感觉缺什么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实现它。”
因为觉得差市集,他的女儿石榴用铅笔画图纸,用木结构搭市集。雨棚怎么做、哪些地方可以支摊,都设计好了。
无限玩法在这里被开启:野生酒馆、森林花房、狗狗茶话会……有公司在这里团建、有恋人在这里篝火晚餐、有家庭在这里轻松相处……
坐下来,生活,聊天,感受四时变化。“在挪威,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度假木屋,一周当中有2天离开城市,回归自然。我们相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一定像西方一样,人群快速往城市聚集之后,再重新寻觅在城市和乡村自然之间的平衡生活。”
2个彩蛋
surprise
01
每一栋房子都是可以拆卸、移动的,也都是可以定制的——如果你也能找到一个理想之地的话,可以联系穆威团队做你的私家小屋。
02
三栋小木屋可对外预订,目测已非常火爆,清明或五一假期有计划的朋友,赶紧预定。代金券元送上,请添加娃研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