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良言艺影发表的第1个作品
推荐电影:王家卫《重庆森林》
上映年份:年
推荐指数:★★★★★
良仔评分:9/10
隶属题材:浪漫爱情、小品“轻喜剧”
推荐版本:片长分钟粤语版(香港上映)
最爱台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子,秋刀鱼会过期,肉酱也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作者:良言艺影
图片:网络
PS:你可以当虚构类小说看,也可作非虚构类散文看。反正,随你。重要的是“故事”本身。是谁,似乎没那么重要。
⒈剧情简介说到我心目中华语电影里文艺片的扛鼎之作,就不得不提王家卫《重庆森林》。(在我往后几年有了更深的认识和阅历之后,它被另一部在豆瓣甚至没有词条和身份的影片所取代)当然,读大学那会儿我也很喜欢台湾导演易智言年上映的那部《蓝色大门》。不过我更乐于将它归类到“最好的国产青春片的范畴内”。
我在年12月28日那天,看到微博好友转发了《蓝色大门》相关的剧照后,就特别想要重温一遍。在肮脏混乱的大学宿舍里第一次观看,令这部片子更显澄澈。我甚至一度认为这是我看过的华语电影史上最好的青春片之一。张士豪骑着单车在风中摇摆的少年模样,和那句“三年五年以后,甚至更久、更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多少令当时幼稚的我自己开始有意识思考现如今可能已站在未来的我自己。
《重庆森林》(英文:ChungkingExpress)是年的香港电影,由王家卫导演。此片是在王家卫的另一部电影《东邪西毒》后期制作期间完成的,为期仅为两个月。
电影主要场景为香港尖沙咀的重庆大厦及中环的兰桂坊。中文标题“重庆森林”,隐喻指城市的水泥森林。
影片描绘了一个悖论,即使在人口稠密的香港居住,他们大多是孤独和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该片于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百大不朽电影”之一,与马丁·斯科塞斯《盗亦有道》、《愤怒的公牛》、《出租车司机》平起平坐,共享殊荣。(另外三部入选的华语电影分别为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胡金铨的《侠女》和成龙主演的《醉拳Ⅱ》)
金城武饰演的失恋警察,在尖沙嘴重庆大厦内邂逅林青霞饰演的毒贩;而在快餐店打工的王菲,则暗恋每晚来买消夜的警察梁朝伟。《时代》当年影评,电影是百分百王家卫风格的电影,捕捉了90年代的眼光神髓。
电影上映的年,光芒万丈,简直是神仙打架往后恐怕也绝无仅有甚至难以望其项背的年份。那一届的影迷生逢其时,疯了一样沉浸在狂欢的盛宴与喜悦当中。哪像现在的群魔乱舞,一片萧条。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弗兰克·德拉邦特《肖申克的救赎》、吕克·贝松《这个杀手不太冷》,包括最近被确诊为新冠病毒的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那部既经典又励志的《阿甘正传》(希望他早日康复)。那一年,我才两岁,还在哭哭啼啼。浑然不知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故事很简单。
两个发生于香港的故事——一位警察在失恋后爱上一位女性通缉犯,而另一位小吃店女店员爱上一位警察。两段有关贪新忘旧的故事。
故事当中失恋的警察何志武(金城武),喜欢以跑步代替流泪。当5月1日生日那一天,他以自己的生日作出期限,为期一个月时间,如果他的女朋友还是没有回来,他这段恋爱便会自动失效过期。快将过期的那一天,他在酒吧中遇上了一名女性通缉犯(林青霞)──最后,在他生日那一天,有一名身份不详的女子祝贺他生日快乐。
而另一段故事则以等待空姐女朋友(周嘉玲)回家的警察(梁朝伟)。当家中只余下他一人的时候,他会与家中的家具分享烦恼及心事,幻想着自己的女朋友终有一天会回来。而他并未发现家中逐渐地改变,同时阿菲(王菲)和他都走进了一个不同的梦当中......
这部片囊括了第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第31届金马奖几乎所有的奖项:最佳导演(王家卫),最佳男主角(梁朝伟),最佳女主角(王靖雯),最佳摄影(杜可风、刘伟强),最佳剪接(张叔平、邝志良、奚杰伟),最佳美术指导(张叔平),最佳电影配乐(陈勋奇)等。
⒉专业影评、影片地位①TSPDT年版影史佳No.。
②《看电影》杂志中文电影强No.67。「《重庆森林》是嬉皮式的中产小品,处处充满可以令你会心一笑的机锋,影片中都市感和现代性之强,使人相信王家卫比所有其他香港作者,都更能准确地把握住年青一代的脉搏。《重庆森林》说迎合又不是主动地曲意迎合,仍是王家卫所钟情的飘忽、间离,正是这写实的欲拒还拒和夸张的浪漫,让变化不定的观者感到被触动。」
③「對電影行家來說,影片那份自由奔放、不拘一格的創意自然令人激賞;而對一般跑影展的藝術片買手而言,如此令人心花怒放、寫年輕人感情感性甜美如棉花糖的藝術片,也實在太可遇而不可求了吧?」——李焯桃
④「於是,當香港影評界以至輿論界仍未《東邪西毒》各執一詞,烽煙四起之際,《重慶森林》已悄悄征服了歐美主要的影評陣地。且看如下評語:「創意無限,大膽幽默,不可思議」(法國《電影筆記》),「美麗、簡單、有趣、聰明······有多些這種電影便好了」(法國《世界報》),「既前衛又通俗,動感活潑又難以歸類,充滿奔放的青春情懷,既富強烈的地域性又有共通的世界大都會色彩」(美國《首映》)。」——李焯桃
⑤「十一月,塔倫天奴應邀往斯德哥爾摩當電影節的評審,對《重慶森林》一見鐘情。王菲獲最佳女主角獎,影片也獲國際影評人聯盟獎,份屬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國際影壇的當紅炸子雞塔倫天奴(他同年五月憑《危險人物》奪得康城的金棕櫚首獎)為它全力護航,對「王家衛」跳出藝術片小圈子而成為家傳戶曉的名字,居功至偉。」——李焯桃
⑥「外國有評論說《重慶森林》「非常性感」、「不可抵擋」。」
⑦「主動把《重》片引入美國的塔倫天奴,說一邊看《重》一邊掉淚。中國大陸不少影迷對《重》片也趨之若鶩,一本以《家衛森林》為名的王家衛影迷書中,就有人稱王為「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在英國,二〇〇二年十二月,《重慶森林》入選英國電影協會的「影評人票選二十五年十大經典」的第八位,只排在《現代啟示錄》()、《狂牛》()及《不作虧心事》()等公認的劃時代經典之後。」——家明,場域遊移與數字戀愛
⒊观影日志前些日子,仔细思考后,我在IMDB上给了它9/10。
这片对我影响之深以至第41分钟响起的《CaliforniaDreaming》配乐都还一直是我的QQ昵称。无论开车,洗澡,任何百无聊赖的时候,都情不自禁要跟着摇头晃脑摇曳身姿来上一段。
当初是大学本科非常要好的同学TZ推荐我看的这部片子。他只是不经意地提起而已。人生有许多这样曼妙的巧合。
「《重慶森林》(ChunkingExpress)是一個後現代拼湊,來自尖沙咀的重慶大廈(ChungKingMansion)和中環蘭桂坊的一間快餐店MidnightExpress。」⑴
初听片名,原以为是发生在重庆的故事。直到多年后才知道原来是在香港,和那座未知的重庆大厦里面。
彼时的我恰好又身处重庆就读大学,故立刻对该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重庆”和“森林”,均给我一种迷幻之感,让我倍感兴奋。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恒常如新的看看这部影片。因为在我看来,它集聚了王家卫几乎所有的才华与野心,可谓倾其所有,毕其功于一役。(这是我大学时期21岁时颇为烂漫的想法)
「眾所周知,王家衛的《重慶森林》是在《東邪西毒》做後期剪接時拍成的。」⑵
「有趣的是,他最後卻以隨手拍成的《重慶森林》揚名國際,成為「千禧末」前後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導演之一。」⑶
「《東邪西毒》是王家衛最具野心的作品,拍攝經年的過程亦已成為神話。」⑷
七年之后,比起《重庆森林》,我确实更偏爱《东邪西毒》。
今日偶然点进QQ空间,才忆起:原来我是在年4月25日第一次观看,在大学宿舍里。那时一部片子的好坏对词汇量极度匮乏的我来说,也仅仅只能用“好看”或“不好看”来形容。
也许是某个夏日的黄昏。头顶的风扇吱吱嘎嘎的转着。闷热的天气,令本就孤绝的我愈显躁动。汗津津的皮肤上,是一颗颗干了又落的汗珠,就像心头的愁绪一般,无休无止地滋生,意欲撑破鲜活的身体,向外蔓延。
那段时期的我,混乱得很,十分轻易就能爱上一个女孩儿。
「其实就是你的虚荣心迷恋上了一个概念,仅此而已唉。」⑸
《推拿》里面都红的台词。事后想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儿。
我毫不否认,也丝毫不想掩饰自己,当时的我确实是像《挪威的森林》中的渡边一样纠结,捉摸不透自己的真实感觉,时常游离在几种幻觉之间,心神不定,却又佯装气定神闲。
我挣扎在迷濛的感情漩涡中,单恋着一个又一个年轻的少女,迷恋于她们那惹人爱怜又让我十分想要照顾一下的胴体。
我给这些姑娘写过情书,送过礼物,哪怕只是一次简单的共进晚餐,都很令我怦然心动,焦虑万分。我完全清楚我的性格:多情而不滥情。可眼下不断被拒的现实却又让我不得不执迷不悟的开展一场又一场猎奇的追逐。没有退路。根本就不存在出路。
年5月23日,在过完二十一岁生日的几天后,我不自量力模仿着影片中何志武笃定的口气,在QQ上意气风发写下这样数颗私以为有几分温度的文字:在年5月13日凌晨,有一个女人跟我讲了一声“生日快乐”,因为这一句话,我会一直记住这个女人。
当时的短信早已无迹可寻,手机也不知去向,但那一天,好像不止二十四小时。
年6月29日,我眼巴巴地望着轻轨车门“嘭”的一声关上。有那么一瞬间,我明显地意识到我被“解离”了。身体的某个部分被拽走,随着呼啸的列车,跌进黑黢黢的隧道,不知去往了何方。
「当我将要航行远方
我问她可愿离开故乡
我听见她悄悄地与我离别
告诉我莫把她惦念
我看她那样坚决
我就轻轻地说再见
不是为了离别
但是我泪流满面」
好像只有这一句,和《速度与激情7》片尾的那张剧照,可以贴切地形容当时失魂落魄的我的心情。SeeYouAgain,是希冀,不舍,更是无奈的告别。
这一别,可能就是永恒。
那之后的几天,过得特别漫长。
那段时期,距毕业离校已经没几天了。大限将至,我们几个好友彼此间都挺恋恋不舍的。篮球告别赛后,一顿咔嚓,像磁铁一样,抱/搂得很紧。
几个人坐在运动场繁星点点的夜空下,喝着满是泡沫的瓶装啤酒,往嘴里不断塞着水煮花生。往日的恩怨与口角不再重要。每一个人,都开始认真倾诉四年来内心的遗憾,苦闷,对未来的恐惧,和一切不可告人的秘密。这在平时,是想也不敢想的。
「那一年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王小波,《黄金时代》⑹
我曾多么渴望可以因“一个女孩儿的存在”这样简单的理由而选择留在重庆这座城市,可“她”一直没有出现。又或者说,我已跑过了头。
万事皆徒劳。我究竟得到过什么,又失去了哪些?对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横亘在面前的未来无疑是残酷的,冰冷的,模糊的,似片中挂满雨滴印着“California”字样的玻璃。这多少令我感到彷徨、无助与不安。
「你是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太阳光气息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你是纯洁的/天真的/玻璃一样的/你是纯洁的/天真的/水流一样的/你是纯洁的/天真的/什么也改变不了/阳光穿过你/却改变了自己的方向。」⑺
我就是那只乱撞的犀牛。
这样看来,今年是真正意义上的“七年之痒”。如果按比利·怀尔德的爱情喜剧《七年之痒》的角度去理解,《重庆森林》可谓“原配夫人”,上面提到的无词条的那部就是“那个夏天从天而降的花盆的主人”。我和片中的男主似乎有点南辕北辙。因为我还是没能抵制住“玛丽莲·梦露”春光乍泄的诱惑。她站在地铁通风口上的镜头,亦被评为影史上最性感的画面之一。
另一位香港女导演许鞍华在《许鞍华说许鞍华》书中对王家卫的评价,令我颇为感动、意外和惊喜。她打破了我固有的狭隘认识:晚辈身上也是有很多可贵的东西的。王家卫年出生,比Ann(许鞍华英文名)晚了整整十一年,但她却毫不避讳地坦言自己十分喜欢“墨镜王”的片子,也给足了很中肯的评价。
在应对某周刊对于王家卫的指责时,她回应说:“我心想,王家卫在自己最鼎盛的时期,肯浪费两年来拍部戏,他自己付出的几乎同老板一样多,我觉得大家应该考虑下。”
她甚至毫不掩饰自己对王家卫的喜欢。
「王家卫是最追得上时代的香港导演。他将那种感觉推到一个极端,戏全部都靠感觉同节奏来支撑,不是靠情节去推进。我很喜欢他,但未至于崇拜他。我也不会学他,我不是他,大家看事物的方法有别,怎可能学到他?而且,学他也没用。」⑻
「我看他的戏,很兴奋。我估摸他的视觉,那些情怀、时代感、造型、角色很酷,让人有感觉。」⑼
这种同侪间的惺惺相惜,江湖情怀,让我看到Ann身上的风度与担当。光是这样的热爱与坚守,就足以俘获我。
原来Ann最喜欢王家卫的一部也是《重庆森林》呵,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傲娇脸)
她说:“我想自己最喜欢、觉得最好看的是《重庆森林》,看过四次都觉得好看。”
当时我想:《重庆森林》同样也是我最钟意的一部,刷过不知几遍,每一次观看都生出不一样的体悟。
年8月9日19:41,关于《重庆森林》,我写下过这样的想法:“四分之一世纪过后,依然是经典之作的《重庆森林》,仍是心头最爱的文艺片之一。第三次欣赏,像躺在海绵里,做着一场潮湿的梦,不愿醒来。当初那些轰轰烈烈的冲动,仍挥之不去。”
「《重慶森林》開場的跟隨鏡頭,把觀眾帶到現場,跟金城武或林青霞的角色並遊於街,開宗明義已凸顯了其茫茫人海無家可歸的心境。」⑽
开片手持摇晃长镜头,是现代都市莫名的晕眩与疏离的写照。重庆大厦中多国市民和不同语言,本身也代表着具有多元文化的香港这座孤岛城市。
「內心獨白作為王的風格在《重慶森林》中才發揚光大。」⑾
我沉迷于片中一段段神经质一样的独白,无法自拔。不知何时起,“王家卫体”悄然进入我的身体,深入骨髓,又借道我的大脑经由语言和手掌得以抒发,最终诉诸笔端。他令我讶异:人类的情感竟可以通过如此怪异隐晦别具一格的手法表现出来。这样极致的观影体验是非常非常珍贵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子,秋刀鱼会过期,肉酱也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我尤爱这句台词。你可以单纯地理解成“爱情”,也可想象成三年后的某种隐喻。
可以毫不避讳的说:《重庆森林》治愈了我每时每刻无解的躁郁。
原来每个人都会感到孤独。
「搖晃的鏡頭、碎片般的敘事、拼貼和半隨意的創作方式、大量罐頭音樂的使用、自我封閉式的獨白······」⑿
而王家卫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总是能将人类这份与生俱来的孤独以一种“直抒胸臆又留有一大片想象空间”式的方法诠释出来。人物关系的试探、情感细微的变化,都在他看似漫不经心的镜头下,和某首恰逢其时的音乐声中,天衣无缝地嫁接完成。惊艳的同时,又意犹未尽。
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在于:甚为雅致的“托物言志”的手法。
情感竟可完美寄托在具体数字、光影、音乐和一系列小物件之上!譬如感情丰沛至泪流满面的湿毛巾、被大头针扎伤的心头、瘦削的肥皂、忽大忽小的布娃娃。它们恍若另一个世界的你。而那些喃喃自语也是主人公心底最真实的独白与心声。
片中人物每一次不经意的擦身而过,和他们看似无关又无交集的命运,本质上看却殊途同归:毕竟那种孤绝与寂寞的状态是共通的。
几段故事中,人物关系交错纠葛:阿菲与金发女杀手,何志武与阿菲,两个警官,空姐与阿菲,要么在同一时间,抑或是同一空间,相遇。正是这样打乱时空的表现手法,水到渠成的串联起了一份无法言说的冷酷之感。
25岁的王靖雯(天后王菲当时还叫王靖雯)拥有那个年纪特有的骄傲与灵性,疯癫与痴迷,以及无与伦比的美丽;
怀疑“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不会过期”的编号的警官何志武,可怜,可笑,又有点儿可爱;
穿雨衣戴墨镜对未知事物充满疑虑的金发女杀手(不知那一年的墨镜销量如何);
对生活缺乏敏感察觉与体悟的编号的警官;
中途转站的空姐;
从未现身的阿May······
「你扔下的习惯还顽强活在我身上。」⒀
是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每逢失恋,都有《重庆森林》描述的那种强烈的感受;而后某天,新出现个女孩儿,又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你的生活,日积月累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
总之,我在年8月9日第三次欣赏这部片子时,依然像躺在海绵里,做着一场潮湿的梦,不愿醒来。当初那些轰轰烈烈的冲动,仍挥之不去。
我总觉得,片中呈现出来的那种奇妙又特殊的感觉,和我后来看的让-吕克·戈达尔《精疲力尽》和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之蓝》有异曲同工之处。
:
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王家衛的映畫世界》,「王家衛電影中的空間」,也斯;
⑵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王家衛的映畫世界》,「場域遊移與數字戀愛《重慶森林》」,家明;
⑶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王家衛的映畫世界》,「轉得奇、望得怪——《東邪西毒》剪接的兩點觀察」,何思穎;
⑷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王家衛的映畫世界》,「轉得奇、望得怪——《東邪西毒》剪接的兩點觀察」,何思穎;
⑸娄烨,《推拿》;
⑹王小波,《黄金时代》;
⑺张广天,《玻璃女人》;
⑻邝保威,《许鞍华说许鞍华》;
⑼邝保威,《许鞍华说许鞍华》;
⑽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王家衛的映畫世界》,「王家衛cool的美學李照興場面與攝影:記得的是一個look」;
⑾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王家衛的映畫世界》,「王家衛cool的美學李照興場面與攝影:記得的是一個look」;
⑿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王家衛的映畫世界》;
⒀陈粒,《历历万乡》;
交流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