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4789140.html
她是一位大旅行家,去过10次美国、7次加拿大,以及7次以下的别的近40个国家;她是一位摄影大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是国际首屈一指的摄影殿堂-纽约摄影学院的中国区特聘导师,是中国摄影出版社“畅销摄影图书奖”获得者,她是王滢。
出发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即将第三次穿越北极圈,向北纬81度进发。年7月1日,北极,我又来啦!
北纬80度的夏季,午夜阳光下生机盎然的冰雪世界!
北极之行的起点和终点是斯匹次卑尔根岛(Spitsbergen)的首府——朗伊尔城(Longyearbyen),这里也是斯瓦尔巴群岛(Svalbard)的最大岛。朗伊尔城只有名左右的常驻人口,由美国人约翰·朗伊尔(JohnMunroeLongyear)建于年。每年11月末开始,一直到次年2月中,这里会一直被黑暗笼罩。而到了4月-8月,这里将是极昼。这里的房屋都是彩色的,这里有比房子还高的圣诞老人邮筒……你可以想象这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吗?
北极之行的第一个登陆地是Varsolbukta(也叫CampMillar),位于VanMijenfjorden峡湾的入口处。在我们登陆之前,探险队员会提前1小时登陆巡查,以确保我们所到之处没有北极熊等大型食肉动物的出没。刚从冲锋舟上下来,就看到这片人际罕至的苔原上四处散落着的北极驯鹿。对啦!就是为圣诞老人拉雪橇的那种,不过没有红鼻子哦!
北极之行的第二个登陆地是Amsterdam岛的史密伦堡(Smeerenburg),多年前荷兰捕鲸者曾在这里建立部落。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北极燕鸥和海象的天堂。为了不打扰这种长牙海洋哺乳动物的生态,我们只能在探险队员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活动,不能靠得太近。
北极之行的第三个登陆地是马格达莱纳湾(MagdalenaBay),位于斯比茨卑尔根西海岸,是斯瓦尔巴群岛最大的岛屿。和北极的大山大水零距离接触,在深感人之渺小的同时,又不禁被有人点缀而更显壮美的风景所打动。乘冲锋舟返回时,一只小海豹出现在岸边,仿佛在和我们告别。
北极之行的第四天,仿佛驶入了一个蓝色的梦幻世界,摩洛哥冰川绵延5公里长的幽蓝色巨大冰墙在云幕后慢慢展现,海面上的每一块浮冰都如同天上的一朵浮云。我们乘坐在冲锋舟上在浮冰间行驶,就如同在接近一个触手可及的蓝色梦境。一切都那么安静,只有冰川崩塌的轰鸣声回荡在空中。
北极之行第五天,邮轮仿佛驶入了另一个时空:目力所及之处不再有陆地,取而代之的是层层叠叠的海冰。天与海之间仿佛变的很近,邮轮行驶在异常平静的海面上,仿佛是推开了水银一般。在海冰间巡航,时时可见躺在浮冰上的海豹和浮冰间掠过的飞鸟。
北极之行第六天,邮轮在抵达此行最北端—北纬80度之后,一路向南再次回到人间[偷笑]。上午登陆国王湾(KingsBay)之后,我们的双脚第一次不用穿高筒防水靴、不用消毒就可以踏在北极的陆地上。这里,就是世界上最北端的永久居住地—新奥勒松,不仅有世界上最北的邮局,也是各国科学家的研究基地,当然我们的北极科考站黄河站也在这里。
北极之行的第七天,我们踏上了一座被遗弃的废城:挪威国土上的的苏联鬼城—Pyramiden。这里于年由瑞典创建,并于年卖给了苏联。自年最后一名居民离开之后,这里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鬼城。曾经的楼宇成为海鸥栖息的巢穴,曾经的院落成了北极狐出没的荒园……看着这座在北极严酷气候下迅速衰败的废城,再次深感所谓的人类文明在自然的历史长河中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返回朗伊尔城前的最后一次登陆,我们在探险队员的帮助下登上了北冰川(NorthGlacier),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登上北极的冰川。极昼之夜,两头巨大的蓝鲸缓缓伴游在我们的邮轮边,如同在和我们道别。再见,北极!
北极之行让我认识了这样一群探险队员:他们是世界各地的地理学家、生物学家、历史学家,为我们讲解北极的前世今生;他们也是经验丰富的户外好手,每天驾驶冲锋舟把北极带到我们面前,佩枪瞭望守护我们的安全。更让我感慨的是,同行既有年仅9岁的小朋友,也有年近八旬的老人,却同样对旅程充满激情。如果你对未知的恐惧比对未知的渴望还要多,又怎能去天地的尽头会一会自己?
本图文片版权归王滢老师、奇迹旅行所有。欢迎转发,请勿转载
有意愿T+姓名+手机号码+极地,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或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