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见过的安康挪威人镜头下的民国安康

  夏明华牧师是第一个来到安康的挪威人,他于民国七年()在小北街租了院民房住下,在传福音的同时,也给教徒和民众治病。由于治愈者的宣传影响,对教徒免费,非教徒只收低廉的药物成本,使之求诊者日渐增多。

  民国二十九年()年9月3日(农历八月初二)。日本飞机36架狂轰滥炸安康老城和新城,造成民众死伤无数。在此期间,教会医疗机构尽其所有,对伤者进行了忘我地救助和积极地治疗。同年11月24日,挪威人在小北街正式开立了信义诊所,配备了专职的医生和护士,开始了正常的门疹。他们医术精湛,态度和蔼,待病人如同家人,因而很受患者的爱戴。民国三十五年()10月24日,挪威人将西关校场坝的一座桐油坊,连同12亩土地一并购买,医院。

  民国二十一年(),挪威福音信义会在西关石堤街重新修建了一座可容纳人之用的福音堂。同时,在右后方专门建造了教会学校。民国二十二年(),西关福音堂内开办信义小学,设复式班两班,免费入学,教授教友子弟80余人。按国民政府课程要求,教读中国教科书,初小设公民训练、卫生、体育、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音乐等十科和《圣经》。经费皆来自教会,从挪威劝募捐款。信义学校按西方要求,实行民主管理,专门成立了董事会,由牧师、长老、执事组成。学校对贫寒子弟,不收学费,免费供给书本、笔墨纸张。民国三十五年(),信义学校迁移至城南校场口,开设5级4班,其中一、二年级仍为复式班,专职教师4人,均为教徒。学生们每天早上在操场整齐的排队,敬礼,升国旗。民国时期的小学,有期中、期末、学年考试,均采用百分评分制,百分为满格,六十分为及格。学年考试不及格,经补考再不及格者不得升级。

  近百年的风雨岁月,曾经在中国安康生活过的挪威老人大多已离开了人世,而他们的后裔们继承父辈的遗志,纷纷来中国安康旅游观光。他们热爱中国,仍对安康一往情深……年10月,尤约翰带领73名挪威人访问安康。为欢迎这次挪威人来安康,顾家大院专门举办了“挪威人在安康老照片展”。挪威朋友进入院内,立即发出此起彼伏的赞叹声,几十幅制作精美的年到年的老照片,栩栩如生,生动地活现了当年挪威人在安康的工作、生活和安康民众亲密无间的情景。

  这些照片里,有访问团的父辈,也有访问团成员当年在安康年轻时的倩影。在万里之遥的中国安康看到父辈和自己的历史存照,又怎能不使他们倍感亲切呢?访问团里70至80岁的老人占了一多半,许多人流下了激动地热泪。

  自年起,尤约翰每年要回中国两次。在他的花园里,种着从安康带回的蔬菜种子。尤约翰常说:“我热爱中国,在中国各地有很多好朋友,尤其是在安康。”

  年1月,《中国安康老城影像》在城区顾家大院举行了开机仪式,尤约翰深情地说:安康的朋友,愿意把我父亲他们照的这些老照片和纪录片,把它成为安康一个纪念品。因为这些照片非常宝贵,他们的真实生活,是他们跟人接触的时候照的,都是很实际。那个时代的一些情况,我非常高兴,我也是编辑时注意的。安康真是变化很多,从我小时候看,安康那个时候真是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今天安康变得越来越美,真的是。我很爱安康,这是实在的。我愿意祝福你们,让这件事可以为我们将来,安康人可以多多知道过去的情况。祝愿挪威和中国安康友谊万古长青!

  尤约翰说:当然,现在安康变化的这样快,让我意想不到。而且有豪华的样子,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对百姓,对地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我看今天的安康,和我当时六七十年前的安康完全不一样,好像是两个世界。我是感觉很幸福,我是在老中国,老安康长大的,老安康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这方面,还是存留在我心里的,我感觉是在这里生活过的一个很快乐的小孩。祝愿挪威和中国安康友谊万古长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daiere.com/lcjs/19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