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挪威,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森林、峡湾、岩石、极光、三文鱼。挪威是自然的奇异盛典,是纯真与野性共融的桃源。人们对自然的留恋与憧憬,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怀旧,一种价值观。
挪威标志性的丽榭峡湾以及酷似一座布道台的布道岩,已经成为国家名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惊叹。
北欧由此成为一种人间理想,被赋予太多神话般的想像,比如亲近自然、回归本真、极简生活、平等自由、福利社会、幸福指数等等。对生活在现代科技主导的钢筋水泥中,由速度和效率主导的我们而言,格外具有吸引力。
北欧的城市同样让人流连忘返。
奥斯陆的Barcode区域,被认为是典型的北欧风格建筑,线条简洁,色调冷峻。
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正是因为既可以享受人群,又能在人群中隐匿。既见风景,又见自己。挪威首都奥斯陆对于我而言,就是这样一个完美城市。每一次去欧洲开会或者旅行,总希望把这里作为终点。
在奥斯陆偶尔也能看到极光,但挪威的最佳追光之地还是在北部的特罗姆瑟。
这个城市的人口不到七十万,事实上,挪威的总人口才五百多万,比弹丸之地的香港还要少两百万。正是因为这种低人口密度带来的疏朗,才让奥斯陆有种恰如其分的舒适。这个城市表面庄重自持,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冷静和克制的气息,也就是所谓的北欧社恐气息。内里却又是热情洋溢、风趣幽默的,只有深入城市肌理才会感受到。
这或许就是旅行的意义。从刻板印象开始,以私人体验终结。世界在标签之外,永远有另一种让人惊喜的模样。
每一次在飞机降落前俯视奥斯陆,仿佛都是对冷酷仙境的一次巡礼。舌尖伸缩卷曲,吐出“奥~斯~陆”(Oslo)这个词,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似乎都带着一种遥远时空的奇异陌生。
某一次五月造访奥斯陆,从飞机上向下看,挪威的广袤大地上依然覆盖着很多积雪。
作为挪威的首都,它是全球最昂贵的城市之一。作为国际城市,它的知名度跟伦敦、纽约自然不能相提并论。就北欧范围而言,跟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相比,奥斯陆同样名声不显。对于很多游客而言,它只是前往峡湾或者大西洋公路的中转。
奥斯陆峡湾同样葱郁静谧。
曾经,奥斯陆只是峡湾旁一个小小的港口城市。在二十世纪下半叶挪威发现海上石油之后,一夜暴富,奥斯陆才慢慢发展起来,逐渐成为国际城市。大部分游客来到奥斯陆,都只是参观市中心的王宫、市政厅(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地)以及最为繁华的街道卡尔约翰大街。
每年的5月17日是挪威的宪法日,相当于国庆节。这天卡尔约翰大街会变成国旗的海洋,男女老少都会穿着传统服饰在大街上庆祝。挪威也是北欧五国当中民族主义情绪最为高涨的。
奥斯陆的传统建筑,和伦敦、巴黎无法相提并论,但自有一种恰到好处的舒展和恬淡。
现代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奥斯陆歌剧院,宛若漂浮在峡湾上的冰川,剧院平缓的屋顶和长长的斜坡,通常坐满休息的游客和市民。
歌剧院每周都会有众多芭蕾舞和歌剧演出,内部座位舒适,音响效果绝佳。如果来奥斯陆度假,千万不要错过。
在挪威这种常年阴冷的高纬度地区,到了夏天,一旦有阳光,公园里,峡湾旁,都躺满了晒太阳的民众。
曾经挪威的文化地景是由易卜生和蒙克构建的。正因为易卜生,挪威有着深厚的戏剧传统。
在国家戏剧院旁,至今伫立着易卜生的塑像。
内部是典型的欧洲剧院风格,虽然只有两层,但依旧华丽繁复。可惜平时演出语种基本都是挪威语,并且没有英文字幕。工作人员告诉我,每年九月有莎士比亚戏剧节,会有英文演出节目。
而收藏在国家美术馆的《呐喊》,是每一个艺术爱好者的打卡胜地。
奥斯陆还有专门的蒙克博物馆,坐落在一片山坳之中,环境清雅,这里没有常设展览,而是每季根据不同的主题来展演蒙克的艺术,布展非常新颖。
从年开始,挪威青春剧SKAM《羞耻》风靡欧洲并且迅速红遍全球,让全欧洲的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都在涌向奥斯陆,希望能感受剧集里的城市风景。奥斯陆才真正在全球流行文化中有了一席之地。
SKAM到底有多红,单是在欧洲就有七个国家对其进行翻拍。我曾碰到过意大利、希腊、法国的姑娘们,都是因为看了SKAM才对奥斯陆产生兴趣。
故事关于奥斯陆几个普通高中生,每一季聚焦一个主角。它为什么在欧洲引发如此大的热潮,或许还是因为导演镜头里,青春期的甜蜜、苦涩、刺痛、羞耻,是欧洲一代年轻人的缩影。什么是羞耻呢?那些社会中公然的歧视、偏见,那些难以启齿的隐秘。比如因为跟闺蜜的前男友谈恋爱而遭受全校范围内的荡妇羞辱,比如不敢直面自己的性向而畏畏缩缩,比如因为被性侵而丧失对爱的勇气,比如因为宗教信仰而备受冷眼。只有探讨这些所谓的“羞耻”,才有可能打破固有的偏见。
某一次去奥斯陆的时候刚好赶上SKAM第四季拍摄,在路上碰上过两个主演,非常开心地聊了一会儿,她们都是金发碧眼的典型北欧美人,衣着也是挪威式的简约自然穿搭。
提起挪威的高中生,不得不说一下他们的RUSS传统。挪威学生在高中刚入学时,就开始筹划着这一场高三毕业大狂欢。我认识的挪威姑娘告诉我,她从高一就开始为了RUSS打工攒钱。每个学生至少要花两三万挪威克朗,集资购买一辆车(russbil),可能是巴士或大篷车,也可能是小型面包车,将其喷上各种彩绘,再装上高音喇叭。每年四月初到宪法日那一周,russbil就成为他们主要的狂欢阵地,从闹市到峡湾,从街区到森林,都能听见巨大的音乐声和喧闹声。
RUSS期间学生要穿红色的裤子,这条裤子不能洗,也不能缝补,所以很多毕业生都穿着破烂的红裤子招摇过市,非常好笑。
对于旅游爱好者来说,在路上最吸引人的,除了风景的崇高,人文的隽永,莫过于去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社会生态。而媒体运作是最好的观察点之一。所以在去很多国家旅行的时候,我都试图去探寻电视背后的故事。
在奥斯陆,我曾经专门跑去挪威国家广播公司NRK,参加当地最受欢迎的一档政治脱口秀nyttp?nytt的录制。
在NRK最让我惊异的,其实是整个节目制作流程的美国化。曾经我以为挪威的政治社会文化及背后的冲突和美国是迥异的,表面上也的确如此,但在节目录制现场,除了对挪威语一窍不通以外,我数度恍惚,误以为自己身在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录制典型的美式脱口秀LatenightwithSethMeyers。
录制现场的观众反应也是超乎我想象,要知道,根据一手经验,挪威人是连看摇滚演唱会都无比冷静的民族。但这里的观众毫不吝惜掌声,也经常笑到前俯后仰毫无形象。而我只能全场呆坐如傻瓜,幸好搭讪了邻座的漂亮姑娘,她时不时用英文跟我解释一下主持人抛出的笑点。
然后屏幕上突然出现几行中文,文法不通,莫名其妙。这下轮到姑娘向我询问,我也只能随口掰扯几句。挪威姑娘告诉我,主持人正在调侃HUAWEI。正是在这里我才知道HUAWEI目前是挪威最大的移动网络供应商,挪威国内对此的谨慎和忧虑。
后来跟一些挪威朋友讨论当地的社会问题,才更清楚这个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世上没有童话国,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或者独特或者普世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
奥斯陆在我看来是最适合女性单身旅行的城市。挪威人的社交礼仪相对克制,不会主动跟人搭讪,即使是晚上自己出去吃饭喝酒,也能一个人坐在那里静静享受。但这不意味着挪威人冷淡无趣,他们只是不会主动开启话题,一旦认识就会非常热情洋溢。比如我在录制电视节目时遇到的挪威姑娘,就介绍了她曾经来香港留学交换的好朋友给我认识。我们一见如故,聊了很长时间。我的airbnbhost,也专门邀请我参加过生日派对。
奥斯陆也是最适合漫游的城市,走在游客零星的街头,随手就可以拍出一张街拍大片。
坐地铁二十分钟,就能看到森林和湖泊。
遍地都是清新雅致的咖啡馆。
如果不习惯挪威传统食物,法国、意大利、东南亚餐厅在奥斯陆也非常流行。
为什么要旅行呢?
为什么要独自旅行呢?
或许就是为了这样的时刻。自在地吃一顿饭,读一本书,看一幅画,喝一杯咖啡,尝一瓶啤酒,笑着跟陌生人打招呼,怀念远方的家人,但同时告诉自己,一个人也可以,一个人也很好。
撰文、编辑
大童
除标注外,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文章:
张国荣,怀旧的寓言,也是时代的预言
我们时代的女性艺术家,何以伟大?
香港
香港有个荷里活
大童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