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海景房私人鱼医一起去北极圈看挪威人

提起挪威你会想到什么?

鱼?

哪种鱼?

三文鱼?

根据挪威海产局的数据,年挪威出口的66种鱼类中,大西洋三文鱼的出口量达到39%,出口金额比重更是达到69%,稳居榜首位置。

不过对于挪威人来说,三文鱼只是"新宠",鳕鱼才算"真爱"。

数千年前,挪威人的祖先,著名的维京人莱夫·埃里克松,带着北极鳕鱼干出海,随后发现了美洲。

莱夫·埃里克松

毫不夸张的说,挪威是靠鳕鱼为生的,特别是这个北欧国家在海底发现石油之前。

挪威海产局的工作人员斯科威尔告诉我们,挪威出口鳕鱼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出口三文鱼其实是近30年的事。

年,当挪威三文鱼首次出口到日本后,三文鱼才成为寿司的原料之一。如今,它已经成为“回转寿司店”最受欢迎的一种寿司和刺身。

三文鱼刺身

鳕鱼养活了挪威人,而让挪威人声名在外的却是三文鱼。

为了满足出口需求,但同时不让三文鱼因为消耗过快而灭绝,挪威人开始在海水中大量圈养三文鱼。

三文鱼苗一开始是在淡水中养殖,最后被放入海水中的网箱。在海洋和峡湾中的网箱生长14到22个月,直至成长到适于宰杀的4-6公斤。

从挪威芬马克东部到挪威西部,几乎整条海岸线都养殖有三文鱼。养殖场经过精心设计。

挪威特罗姆瑟附近的一处三文鱼养殖场

挪威海产局的沟通顾问斯莱普内斯介绍,三文鱼网箱在海中深大约20米,每个网箱中有97%的水和3%的鱼,目的是为了让鱼群住得宽敞,心情愉悦。

养殖场配备三到四名工作人员。他们并不需要亲自喂食,漂浮在海上的细管会定时投放饲料给鱼群。同时,养殖场还配备鱼医定期给鱼检查身体。

工作人员的作业平台

在北极圈内生活的各国人口中,挪威人口最多。这里气候恶劣,不适宜人居住。

但在挪威人眼中,这里适合鱼居住,成为他们深深扎根于此的理由。

北极圈中的挪威一景

挪威人对“鱼”或者”渔”都很较真。

当年挪威曾和英国吵得不可开交,两国对谁可以在哪儿捕鱼、捕上来的鱼算谁的问题争执不下。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

挪威人对鳕鱼还有不一样的分类,斯莱普内斯说,挪威人认为1月到3月间的鳕鱼是最优质的,这些鳕鱼从巴伦支海回游归来,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运动”,肉质也最鲜美,当地人把这种最贵的鳕鱼叫做Skrei。

鳕鱼不能养殖,只能捕捞。渔夫日出而出,日落而归,收获满满。

私人的鳕鱼捕捞船

挪威外交部极地事务特别大使斯文森表示,政府也会继续支持挪威在北极圈中的北方城市,这里不仅有鱼、有冰天雪地,这里也同样会是现代化的城市。

挪威北部城市特罗姆瑟

在北部城市特罗姆瑟,每年的1月21日这一天,经过了漫漫极夜,太阳会重新回归,人们庆祝这一天,还会吃太阳蛋糕。

在挪威,人们带着敬意并借助代代相传的智慧经验从大自然中获取资源。

作为海上劳作的民族,他们对冰冷纯净的海洋、长长的海岸线和高隆的山脉,都深怀敬意。

这里有人,更有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daiere.com/lcls/20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