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书的人,几乎没有人不喜欢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喜欢村上春树的人,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其经典代表作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
这部小说一经出版便打破了很多出版记录,也是村上春树的作品里,最容易看懂和最是写实的一部。如果你读过这部小说就会发现,哪怕只是简单的描述,也能轻易地戳中人心。每个人心里,大抵都会有这样一个角落,平常不会想起,但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独属于青春的记忆,会一直镌刻在我们脑海里和灵魂里,每每想起都会觉得无比温馨。在青春期的时候,你曾爱过一个人吗?后来的你们过得怎么样了?是依然相偎相依,还是早已天各一方?如果在你的生命历程里,曾经经历过爱而不得,那么你大概能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令自己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平常的日子里,你可能不会刻意的想起,但是忽然某一天,你在街上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背影,心里会飘过一丝惆怅,会突然想起那个爱过的人,想起以往的那些时光。即便你知道,余生不会和他再有交集,但是这段记忆,却一直停留在脑海里。而村上春树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才写了《挪威的森林》,彼时的他已经人到中年,对于青春满是怀念。这是一部诚意满满的作品,包含了他中年时期对于青春时期所有的怀念。《挪威的森林》讲述了一段极其凄婉的爱情故事,主要围绕一个男生和两个女生展开。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是像从时光隧道里飘来的一首老歌,凄婉动听,又像在某个有月亮的夜晚,点着篝火,由某位长者娓娓道来。男主人公渡边彻深爱女主人公直子,可直子却对已经逝去的恋人木月念念不忘,即便他在偶然的机会下,和渡边彻发生了亲密的关系,依然没有将他迎进自己的内心。直子的疏离,牵动着渡边彻的心,越是得不到她,越是想要得到。往后的日子里,渡边彻的心被直子牢牢占满,以至于对深爱自己的另一个女孩小林绿子视而不见。直子不爱渡边彻,渡边彻却一直对她念念不忘,连梦里出现的,都是和她独处的时光。而绿子如此爱渡边彻,渡边彻却没有给予任何的回应,甚至因为不想耽误她,而刻意地疏远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具有一种本能的挑战欲和征服欲,在两性关系里,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越是得不到的,往往越是想要得到,而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的,往往不屑一顾。从这一角度来讲,男人真正忘不掉的,恰恰是那个自己永远得不到的人。这种得不到,是自己失败的证明,每每想起都会觉得心里扎了一根刺,拔不出来,一碰就会隐隐作痛。这也对应了张爱玲的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那段经典语录:每个男人心里都有这样的两个女人,一个是红玫瑰,一个是白玫瑰。娶了红玫瑰,白的就是床前明月光,而红的却是一抹蚊子血:而娶白玫瑰,白的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的一颗朱砂痣。得不到的,才是让自己念念不忘的;一旦得到了,也便不再珍惜了。很多时候,我们会选择,对眼前的幸福视而不见,却对不适合自己的充满强烈的征服欲,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和魅力。可是,这种看似满腔热血的征服旅程,从一开始就是错的。真正吸引我们的,并不是那个爱而不得的人,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和虚荣。我们以为得到了那个得不到的人,就能证明自己,可实际上,这毫无意义。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世界是自己的,跟他人无关,你越是想要证明的,越是你内心缺失的。当你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再这样自己的价值寄托在他人身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到那时候,你无需证明,只需珍惜眼前人,便会拥有最踏实的幸福。得不到的未必是最好的,你的念念不忘,不过是心里的一抹执念和不甘。在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里,男主人公渡边彻一直忘不掉直子,即便他知道直子爱的人不是他,依然心甘情愿地去付出。可这样做毫无结果,也毫无意义。他以自己的方式去爱着直子,直子未必需要,也未必感激。或许,他真正爱着的,并不是直子这样一个人,而是他内心深处的不甘和执念。他想证明自己的魅力,可越是想证明,越是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如果方向错了,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人具有一种本能的征服欲,想在未知的旅途中证明自己,以实现自我价值,可这种近乎偏执的追求,不过是在自导自演。你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不应该来自于填满征服欲,而应该适当地放下,珍惜眼前真正值得珍惜的人。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你不必急于跑向终点,不必非得夺得金牌,向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每个人的赛道里都只有自己,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真正值得付出和守护的。村上春树的这部《挪威的森林》,可以让我们窥见感情的众多真相,如果你读过这部小说,不仅可以想起青春期的很多事情,还能对于爱情有全新的感悟,经典之作,不要错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