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917年12月6日哈利法克

哈利法克斯爆炸发生在年12月6日,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法国货船勃朗峰号满载炸药,与挪威船舶SS伊莫号(Imo)在连接哈利法克斯港与贝德福德洼地的海峡相撞。勃朗峰号上发生火灾,大约二十分钟后船上的炸药爆炸,摧毁哈利法克斯列治文区,并触发18米高海啸。大约有人死于海啸,火灾和建筑物倒塌,近人受伤。哈利法克斯爆炸是核武器发展前最大的人造爆炸,约吨TNT炸药当量。年5月,达尔豪西大学教授霍华德·L.布朗森估计爆炸约吨TNT炸药当量。

勃朗峰号货船接收到法国政府的命令,负责将货物从纽约市途径哈利法克斯运往法国的波尔多港。大约在当天上午8点45分,勃朗峰号以一节的速度与挪威货船SS伊莫号(Imo)相撞,该船由比利时救济委员会租用,用于提取一船救济物资。由于撞击使得勃朗峰号上存放在甲板上的装有苯的桶泄露,泄露出的苯蒸汽又被撞击产生的火花点燃,导致了船上迅速燃起了大火。在大约燃烧了20分钟后,大火引发了爆炸。

在哈利法克斯港两边有两座城市,西岸为哈利法克斯,东岸为达特茅斯。到年,哈利法克斯港已成为前往英国和法国商船船队的主要集结点。有益该港口是英国皇家海军在北美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同时也是战时贸易中心,因此哈利法克斯曾经在一战期间十分繁荣。

年,哈利法克斯深水码头竣工,这增加了海上贸易量,也促进了地区的发展。但由于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使得当地企业难以与加拿大中部企业进行竞争,当地开始出现经济衰退的现象。英国驻军于年底和年处陆续离开这座城市。年,港口被出售给加拿大,开始成为加拿大造船厂。该船坞于年成立后开始成为加拿大皇家海军的指挥中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加拿大政府开始对港口建设进行投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使得哈利法克斯重新崛起。由于加拿大皇家海军几乎没有自己的适航船只,英国皇家海军决定,重新采用哈利法克斯港口作为其在北美东岸的行动基地,从而达到维护大西洋贸易航线的目的。年,也就是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哈利法克斯港正式开始由加拿大皇家海军接管。到年,哈利法克斯舰队变得空前壮大。

从谷物升降机向北看向阿卡迪亚糖厂,大约年,显示该地区后来被年的爆炸摧毁

12月6日早上大约7点30分,领航员威廉·海耶斯(WilliamHayes)在船上,SS伊莫号(Imo)获准离开贝德福德盆地。这艘船以远高于港口限速的速度进入海峡,试图弥补装载煤炭的延误。SS伊莫号(Imo)遇到了美国不定期轮船SSClara被引航到海港的错误(西部)一侧。飞行员同意通过右舷到右舷。不久之后,SS伊莫号(Imo)在经过拖船StellaMaris后,它被迫更进一步地驶向达特茅斯海岸,该拖船正沿着港口驶向靠近海峡中部的贝德福德盆地。

年12月5日晚,经验丰富的港口引航员弗朗西斯·麦基(FrancisMackey)登上了勃朗峰;勃朗峰于12月6日早上7:30开始移动,是第二艘进入港口的船只,麦基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daiere.com/lcly/24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