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游记从南走起,再无北极

想不想成为海归圈里最有料的人?想不想成为海归圈里最有料的人?

挪威缩影

从南走起,再无北极

作者

山水欲来

八月,我们一路追着夏天的尾巴来到这里,纪录下夏季的峡湾之美。

奥斯陆游走在城市的边缘

凌晨三点才入睡的我,五点就醒了,看着天慢慢地亮起来。8月的挪威已经不能再穿一件短袖,披着外套的我们打算逛逛奥斯陆的市区,然后下午前往卑尔根。奥斯陆的天气黑沉沉的让人很压抑,尽管所有建筑都尽量是白色外墙,可是还是掩盖不住这低沉的气息。

阴沉沉的天

奥斯陆的地标:歌剧院

我们走到到首都著名的歌剧院,简洁大胆的设计抓住人们的眼球。大门外富有冲击力的展画更是和今天的压抑天气相互映衬。旁边一个电视台在欢快地录制木偶节目,却显得有点单调。歌剧院的背面可以看到各式各样新建的办公大楼,倾斜的建筑面就是为了让这个城市的每一寸肌肤尽量接触到阳光,毕竟阳光在这里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歌剧院的外墙成为了这个城市最大的反光镜,提醒着人们这里的一切。

从歌剧院的侧面都可以沿着缓坡走上这座建筑的顶部,两边就都是奥斯陆峡湾的风景,城市风景。时代周刊的RichardMorrison曾经这样描述:

“我恋爱了。她是挪威人,华丽至极,有趣至极,还有着令人惊讶的内涵。”

她就是奥斯陆歌剧院,从峡湾中拔起,美丽惊人的大理石和花岗岩屋顶让她看起来就像一座出水的冰川。

爬上了歌剧院背面的围墙,在这里风极力地拍打着我们的脸,我们俯瞰着整个城市,却只是游走在城市边缘的过客。

最后去的是远远就在歌剧院看到的滑雪场,冬季奥运会曾经的比赛场地,接近之后才发现它如此宏伟。在半山腰看到的奥斯陆很壮观,难得透入云层的阳光成为了今天一大亮点。如果这个城市阳光明媚的话,应该会很漂亮吧。

歌剧院的附近,是一个维京文化展览馆,这是我们奥斯陆之行的终点。我偏向用黑白照片表达建筑和人文,因为层次会更加明显,黑和白分为两个极端,最后交织成你想要的模样。如果你对中世纪历史很感兴趣,这座代表维京文化的首府,一定会打动你。

维京人的船卑尔根雨都

驱车前往第二大城市卑尔根的路上下着小雨,雾里的挪威极其美艳,山峰和云一起倒映在水里,还有几座红顶的房子。

车就这样开着,从这个国家的最东边开到最西边。两旁的地貌从森林变成了丛林,最后变成了苔原。地貌的确太惊人,一大片一大片的山没有尽头,青苔混杂着泥土和雨水陪伴着中部的挪威。

从未体会过这样的闲云野鹤,但当你站在公路边,目野所及之处唯你一人,在此天地间呼吸自如,山河厚重,气象万千,此般感受,妙不可言。

烟雾缭绕的峡湾

据说一年降雨近天的欧洲雨都卑尔根,在我们抵达的那天出乎意料的放晴。

我们一起沿着港口经过Bryggen老城区,来到此行的重中之重,海滨鱼市,准备开吃。

KINGCRAB我觉得是必不可少的,帝王蟹之前就吃过,但都比不上卑尔根的鲜嫩多汁。

不经过任何腌制,切开蟹腿,感受一下肉质的白嫩多汁。

在布里根区旁边支一张桌椅,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还要小心可能会来夺食的海鸥,温暖的阳光打在脸上。作为一个吃货,此时此刻简直再幸福不过了。

布里根老城区每一个转角都像明信片

乘坐坡度很陡的小火车直通卑尔根最高处,你可以来此俯瞰这个卑尔根的全景。毕竟是夏天,我怎么也想象不出,当冰雪覆盖的时候,这座城市会有多美。

三大石征服石头

草草结束了卑尔根的行程,我们继续出发,下一站斯塔万格,为后面几天的三大石做准备。

路过一片大片湖区,我打开车窗,山羊咩咩叫,听海鸟细细鸣

我们对于斯塔万格这座小城来说只是一群过客。作为一座石油重镇,斯塔万格本什么并没有太大的风景,人们来到此地的原因大部分都是需要在次日中转前往奇迹石或者布道石。如果你们有空的话,我倒是蛮希望你们能够仔细瞧瞧这座12世纪初就建立的挪威第四大城市。

随着我们越走越北,在八月份的挪威你已经很难见到黑透了的夜。五点钟醒来的我,掀开帐篷却发现太阳已经挂在天上。

“人生不应该只有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那远方是什么?“远方就是你一无所知的地方。”

征服奇迹石绝不像想象的一般轻松容易。需要翻过三个山头,再走一段相当长的距离,对脚踝和膝盖都是很大的挑战。建议备一副登山手套和一双质量好的登山靴,否则你会发现,你爬得比狗还慢。

最难通过的地方反而出现在奇迹石旁边的一个陡崖,上下悬空的地方超过三米,没有可以借力和踩踏的地方,我们来回尝试了接近半个小时才成功下来。

直到跳上奇迹石之前,我都以为所有的过程当中最最困难的就是从平台迈上石头的那一步。由于平台不是直接跟石头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必须得靠自己跨过去,而对于我来说,这一跨就是要在米的高空中腾空跳跃一次。

在挪威谢拉格山的山顶上,我脚下是一块仅有5立方米大的石头,石头下是多米的深渊,吕瑟峡湾就在我脚下流淌着。风很大,但我反而觉得很踏实,脚踏实地的那种踏实。我闭上眼睛想象千万年前大陆冰川深入海洋,侵蚀海谷,在将山壁挤压侵蚀的时候,有一块石头成为了漏网之鱼,恰好卡在两个悬崖之间。

据说很多情侣都会来到这里,两个人一起站上奇迹石。说不定多年以后,地壳运动让这里发生了变化,石头不再卡在这里,而是坠入峡湾成为水底普通的一员,再也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没有人知道有多少人花上一天的时间只为了见它一面,但是他们两个人还会记得当时站在一块悬空一千米的石头上,把信任交付给对方时候的场景。

小插曲:从谢拉格山大本营前往山脚下乘坐渡轮,有一段非常陡峭的盘山道,全长八公里,走路的话肯定赶不上最后一班渡轮,并且这段路程没有任何公交线路连接,加上我们并没有开车过来。无奈地我们下山后只好选择在路边竖起大拇指希望有车能够送我们下山,最后与一名德国小哥商议成功,以Nok的油费送我们下山。渡轮抵达一个距离斯塔万格四十公里的小镇后,又没有Bus了。。。所以我们非常苦逼的再次在路边拦车。。遭了白眼与拒绝,最后还是好运气的乘一对青年夫妻的车到达了stavanger附近的sandnes小镇转公交回城。所以来挪威的朋友们,当你遇到了困难的时候,大胆的寻求帮助吧,我始终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

布道石高米,正对谢拉格山,也就是奇迹石的斜对面。如果论攀爬难度的话,布道石无疑要轻松不少,三个小时不到就可以达到山顶。

25米见方的岩面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有发呆的拍照的甚至还有席地吃饭的,想拍一张明信片风格的布道石照基本是不可能了。

草草拍一张到此一游,坐在石台边瞭望一下吕瑟峡湾,也算是圆梦一场。

恶魔之舌可以说是此次挪威行最大的源动力之一。早早在一本摄影杂志上就看到了这里的照片,心生向往。做过很多攻略,最后还是决定走人最多的线路——从索道上山。

前两天已经挑战完成两次,今天大家都略显疲惫,还没上山的时候我就发现膝盖很疼,但是也不愿意放弃。

这段索道直插云霄,全长1.7公里,听起来不长,可是走起来就甚为累人。可以落脚的地方只有右边窄窄的木栈道,扶着铁索缓缓而上,同样没有保护措施,脚下的高度从2米到5米不等。尤其是当有人下山的时候就需要格外小心,谨防跌落。到走到照片可及的最高处时,你会发现,尼玛还有一段??…最后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走到顶部,浑身精气神去了一半。这段艰难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这里看到的顶部只是一半

这段废弃缆车道大概有2km

翻过两座要命的小山包,回首看看来时的路,起点就在原处雪山脚下,此时才走了4KM,看着路牌直接跪了。

7公里处,剩下的路程就是不停的翻过此般的山包。建议一定要备好充足的高热量食物,巧克力一定要多带。饮水的话可以不用少带不带,带个瓶子就行了,路上经过很多融冰水小溪。

往日只能幻想的画面,最后终于出现在眼前,震撼更甚。

弗洛姆铁路老鹰与精灵

结束了三天近乎透支体能极限的攀登挑战,我们选择慢下来,好好游览这个以峡湾闻名于世的挪威。按照预定的路线,我们接下来就要抵达很多人力荐的弗洛姆高山铁路。

路上发现的一个小教堂

阳光正好晚霞间隐约漏出一道金光

挪威人一年只能享受到稀少的阳光,因此路上的本地车辆都变得多了起来,人们纷纷涌向他们的summerhouse求得一刻温馨安宁。老鹰之路便在我们接下来的旅途中。

老鹰之路属于63号公路的一部分,道路惊险刺激,短短4公里长却拥有多达12个发夹弯。而位于顶端的观景台,人们总说有老鹰在盘旋,可惜我们却未得一见。

风格鲜明的房子

盘旋曲折的老鹰之路

Geiranger峡湾

民宿住所的小台灯

Lofoten群岛再无北极

我们的座驾

在特隆赫姆住的是一家叫Ingrid的女农场主的大house,然后从特隆赫姆经过10多小时的通宵火车到达bodo,又在渡轮上过了三个半小时,终于到了传说中的仙境—Lofoten群岛。

农场主拉风的车

这是本次挪威之行的最北部,也是除恶魔之舌以外的主要目的地。罗弗敦位于北极圈内,是一个人口只有2万多人的小渔村,虽然处于高纬地区,其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要高。以非凡卓越的渔业和自然景点以及远离喧嚣的小村庄闻名于世。

岛上较少有阳光

罗弗敦群岛散落在汹涌湍急的挪威海中,地处北极圈以北。坐拥崇山峻岭,深不见底的峡湾,这一片人迹罕至的边境地带恰似挪威的世外桃源,又如创世神们精心雕刻的冰雕作品。瞬息万变的天气和梦幻壮观的光照条件为摄影师带来灵感,过去数十年间不断吸引他们来到此处,这一点从当地随处可见的画廊和摄影展中可见一斑。

Vestfjorden峡湾把它和挪威大陆隔离了开来,把它孤零零留在了辽阔的海上。尽管如此,从远处看上去,群岛仍然像一条似有似无的链子,永远连在一起。

来Lofoten的动力,Reinebringen山,这是本次挪威之行的最后一次徒步,上山不算难,只需4小时左右。

山上眺望全景

八月份的罗弗敦没有太多的黑夜,余晖在地平线挣扎着漏出侧脸,又再次升起,给这一片常年冰封的大陆带去一丝暖意。好运也不总是站在我们身边,乌云压顶,雨水几乎伴随着我们的整个行程。好在北大西洋暖流的及时经过,不至于太过寒冷,即便如此,我们过得也不甚轻松。

lofoten岛上公路

静谧的渔村

邀约作者:山水欲来

(摄影专业西班牙海归接旅拍啦)

山水欲来

版权说明: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感谢作者山水欲来的投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平台编辑JT综合整理

优质的内容,希望大家共同分享

我们欢迎好文投稿,请邮件至hi

wnhaigui.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daiere.com/lctq/21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