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都人口预期寿命达7933岁

在推开窗户可见雪山的成都

健康社区、健康单元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

人至暮年,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成都市卫计委发布代表卫生计生综合水平的“三大健康指标”,向全市市民展示了在医疗保障全覆盖的背景下,提升成都市民幸福感的“画卷”。

三大健康指标中,全市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9.33岁,较“十二五”初期提高2.31岁,位居全国前列。这意味着,在成都全力推进“健康成都”的建设过程中,随着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成都人的寿命更长,生命质量更高。

2.31岁,这个数字增长的背后,是这座城市“卫计人”的努力。今日,成都市卫生与健康暨健康城市建设推进大会将在成都召开,全面解密提升成都人幸福感的“健康密码”。

三大“健康指标”发布检验成都的医疗能力

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医疗的发展体现着城市的繁荣。昨日,成都市卫计委发布了三大“健康指标”,这些客观的数字代表了成都卫生计生的综合水平,是成都市医疗服务能力的得分。

这“三大健康指标”是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目前,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高龄孕产妇增多的情况下,婴儿以及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保持在3.49‰、9.15/10万的低位水平,稳居中西部领先地位。

其中,人均预期寿命去年已达到79.33岁,与5年前相比,增长了2.31岁,高于重庆、西安等城市,位于我国城市的前列。据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均预期寿命是国际通用的评价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标之一,这一数字根据当前人口环境和各项制度计算得来,该指标是社会经济水平和医疗卫生情况的反映。在这个指标提升的背后,这是成都市推进“健康成都”建设取得的成绩。

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家门口也能看名医

7月,成都市医改成果迎来一次“大考”——由国家卫计委牵头组织,来自中央级、省级30多家媒体的记者组成了“医改记者体验团”来到成都,考察了包括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医院-蒲江医联体在内的成都4家基层医疗机构后,为成都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中的创新和深入而点赞,并了解到“科联体”、“打通市县乡村的紧密型医联体”等成都造的分级诊疗新模式。

通过医联体的建设,让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医院充分发挥诊治疑难重症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医院的管理团队和医疗专家下沉余人次,设立医联体专家门诊个,实现家医院名医的便捷。

为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全市推进同级医疗机构与独立检查检验机构间的结果互认,有家医疗机构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涉及22个区市县,互认共计25余万人次。

截至目前,全市紧凑型医联体74个,实现医联体基层全覆盖,市级直属城市医院均参与的医联体建设,县域内就诊率超90%。医院深化与蒲江县紧凑型医联体建设,首创“部连体”、“科联体”管理模式,推行“大科制一体化管理”、“科联科精准帮扶”。在县域实现了诊疗和操作规范的同质化,并统一医联体内慢病用药目录,做好各级医疗机构的用药衔接。

签约“家庭医生团队”成都人有健康管家

陈婆婆是红牌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艳华医生的“粉丝”,一有头疼脑热,她第一时间就想到要去找李医生看病。她只用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这里治疗高血压已有9年了。今年,她也签约了家庭医生团队。

“大概每半个月,他们就会打电话问我身体怎么样,还会上门随访。”陈婆婆称,家庭医生对待自己态度很好,像自己儿女一样,每次会耐心叮嘱按时服用降压药,在饮食、运动方面也会给予建议。

如陈婆婆一样,生病时,可以就近找到自己信赖的医生;患慢性病,需要长期连续治疗、服药时,有一位熟悉自己的医生提供“贴身指导”;从医生那里获得权威的、正确的健康知识,让一家人过上更健康的生活……这样“私人订制”的家庭医生服务,对成都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截至今年7月,全成都已有万人签约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签约率达到41%。

全市家庭医生团队共有支,团队阵容除了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公卫人员的“标配”外,还根据需要分别加入了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平均每个团队6.3人。为了让市民了解家庭医生团队,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市卫计委开展“成都市优秀家庭医生团队”及“年度最受欢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评选活动,参与人次达万余次,仅网络平台预签约超人次。

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报销“零支付”

在成都市卫计委,有这样一个人口数据:全市有省定贫困村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共计人,其中需要医疗救助的贫困人口人。

针对这个特殊的人群,成都市确定3医院,54个乡镇(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贫困患者定点诊治单位,设立贫困患者就诊“一站式”服务窗口,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信息对接和及时结算医疗服务模式。

同时,市卫计委启动“统筹协调医疗报销”,对于贫困人群,实施医疗保障“零限制”。县域内就医无起付线、无封顶线、无病种限制,也实现医疗费用“零支付”或“微支付”。协调人社、财政、民政、扶贫办等部门,确定县域内住院合规费用报销%,门诊费用报销90%,经转诊到县域外合规费用报销90%,并对贫困人口协调医保政策倾斜。

让每一个家庭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健康管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通过医联体全面覆盖,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同等优质的医疗服务;推进“健康扶贫”工程的建设。

全民共享成都医疗的健康福祉

最终让医疗作为民生保障

给予这座城市安全感和幸福感

综合:成都商报

爱吃火锅,更爱喝茶,不爱没有阳光的天空;爱摆龙门阵,爱打望,不爱没有田园的水泥森林。爱这座城,她发展最快;恋这座城,她生活最慢。爱熊猫,也爱表达;爱互动,更爱分享。我是小微,在成都,爱成都!

”在下面留言,和小微八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daiere.com/lctq/23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