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按: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南极科考,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咱们国家科考还有一支国家队——北极科考队。本文介绍中国北极科考队员的亲身经历,作者简介见文末。
风尘仆仆
中国的北极考察站—黄河站位于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第三座极地考察站。笔者有幸随团参加了年的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一路从北京出发,转机法兰克福、奥斯陆,在斯瓦尔巴德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乘坐小型飞机飞往新奥尔松,并在那里度过了短暂但是令人难忘的十几天时光。
朗伊尔城机场行李传送带中间的北极熊标本装饰
从朗伊尔城乘坐小型飞机飞往新奥尔松,飞起来还是有点小摇晃的。
初来乍到
中国是《斯瓦尔巴德条约》的缔约国之一,在承认挪威对斯瓦尔巴德群岛拥有完全主权的前提下,可以享有在斯瓦尔巴德群岛地域及其领水内的捕鱼、狩猎权,开展海洋、工业、矿业、商业活动的权利,和在一定条件下开展科学调查活动的权利。黄河站所在的新奥尔松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的社区,产业的所有权属于挪威的王湾公司(以新奥尔松正面对的峡湾而命名),黄河站就是利用租用的房屋改造而来。
不怎么热闹的新奥尔松,据说车辆都是不锁的,在北极熊光临的时候可以躲进去。
北极熊活动区的警示牌
说到北极熊,进入站区第二天就开始了防熊安全教学和射击训练,考察队员只有步枪和信号弹可以用,社区管理人员可以使用霰弹枪。
翻出了当时的持枪证,教练特批年轻两岁。
路漫漫兮
做好准备后紧张的野外考察就开始了,考察站的西北侧是一个海鸟栖息地,东南侧则有多条冰川入海,隔着王湾,对面是一座小岛,这些都是我考察所走过的地方。最开始的几天我还穿着站上提供的走起来晃晃荡荡的胶鞋,被砾石铺成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充分教育之后就换成了普通的户外鞋,因为防水什么的根本不是优先考虑的问题,胶鞋完全防不住一条看起来不深的冰川融水溪流,所以保证脚和鞋成为一体,方便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黄河站附近的大致地形和主要考察的地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