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糖与书,缺一不可!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如果你看后喜欢,也别忘了打包抱走哦!
★★★★★
村上春树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
短评:
如果你掉进了黑暗里,
你能做的,不过是静心等待,
直到你的双眼适应黑暗。
Part.01
“最最喜欢你,绿子。”“什么程度?”“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春天的熊?”绿子再次扬起脸,“什么春天的熊?”“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到:‘你好,小姐,和我一块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太棒了。”“我就这么喜欢你。”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年少的时候,我曾读过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这本书,那时候是把书当成一部长篇的爱情小说,那时对感情还比较朦胧也有更多天马行空的期待。
如同小说主人公渡边彻一般,对感情充满着期待。喜欢读书喜欢独自一人,不想着与其他人深入接触~
毕业之后生活被工作给占满,无暇像年少之时对感情那样的期待。但心血来潮之时,拿起《挪威的森林》再读,又能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有不一样的感悟。从长篇爱情的故事,品读出自我救赎,大概就是这本书的真正魅力吧!
“世界上没有喜欢孤独的人,我只是不想勉强交朋友,这最终只会落得失望。”渡边彻、直子和水原绿子三人的感情纠结。兜兜转转,最后都错过了彼此!
01
死亡并不因为不被谈论,就不存在
木月、直子的姐姐和叔叔、直子、初美,最后的结局都是用自杀了解自己的生命,让整一本书都笼罩上死亡的阴影。拯救者与被拯救者,是书中的局内人!
直子的人生在书中是个悲剧式的人物,两次经历着身边至亲之人突然死亡的创伤,让自己的内心变得破碎,无法愈合。恋人木月和姐姐成为她不可磨灭的伤,即使再次遇到渡边后,也没办法挽回。
在直子11岁的时候,姐姐自杀在家中,姐姐冰冷的身体躺在直子的怀中。在此之前叔叔的自杀已经让家族非常忌惮,即使冷清办理姐姐的葬礼,母亲也不再提起这件事情。
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早已在直子心里留下恐惧、无助。死亡并不因为不被谈论,就不存在。那时从小认识的好友木月成为她的寄托,渐渐地两人发展成为恋人关系。在那段相处的日子里,至少直子受到了保护。
02
拯救者与被拯救者
“如果木月还在人世,我想我们一定仍在一起,相亲相爱,并且一步步陷入不幸。”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如同直子所说的一样,恋人关系的木月并不是她人生的拯救者。完美的标准苛求着自己的人生,也给自己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自信心的溃散让木月对自己的未来没一丝自信。
在衡量着面对与逃避的天秤面前,木月选择死亡结束一切,逃避无尽烦恼。他没能为直子找到治愈创伤的出口,反而将直子一把推向了更黑暗的深渊。这时候的直子已经没办法从心理创伤中走出了!
在衡量着面对与逃避的天秤面前,木月选择死亡结束一切,逃避无尽烦恼。他没能为直子找到治愈创伤的出口,反而将直子一把推向了更黑暗的深渊。这时候的直子已经没办法从心理创伤中走出了!
只不过有想着相互奔向救赎的两人,最后的结局只有失败。哪怕两人尝试着在一起,木月在她的心里挥之不去。再次,直子消失在渡边的眼前,两人断开了联系。
03
自我救赎的幻灭
直子消失再次出现时,心里创伤的严重程度已经让她只能生活在疗养院之中。相反早已回到学校中的渡边却遇到小林绿子,阳光的绿子和直子就好像两个极端,一个开朗一个娴静。照顾着自己的女友,渡边也常去疗养院看望直子。
拥有希望与渡边一起生活的想法,又无法在出院时让自己变得完美,直子还是没有能躲避得过死神的召唤。不想拖着自己的父母,也不想耽误渡边的人生。忠于姐姐,直子用绳子也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挪威的森林》
“因为,一个人永远守护另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呀。”
在直子的心里,她对渡边的感情从来就不是爱情,或不如说她只是把渡边当成木月的替代,当成精神上的慰藉。毕竟他是木月最好的兄弟,或多或少,他身上有着一些木月的影子。
但于直子而言,真正会让她走向自杀结局,来源于从小家庭的冷漠。在姐姐与叔叔自杀之后,家庭早已经给她埋下那颗不幸的种子!
04
对完美的绝望与恐惧
“我就等于火柴盒边上的那种叫做磷纸的东西。不过我不介意,我并不讨厌这样的我。我喜欢当一流的火柴盒,胜于当二流的火柴棒。”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直子和木月都有着一样的特点,苛求完美,但不符合生活规律。结果只会带来更大的打击和挫败感。又如书中渡边和永泽这样的人物,看清了繁华世界中的无尽荒凉,更甚者走上放弃与人从内心的交流。外表强大,但内心对自己则显得残忍又脆弱。
在现实面前,小林绿子活在了当下,接受自己是一个平凡不完美的普通人。挺过了生活的煎熬。穿上死去直子衣服,重新踏上生活路的玲子,这比更多追求完美的人,更显得完美吧!珍惜了生命的美好。
虽无无病呻吟,也无对书中所有人的行为加以评价。但细节上让《挪威的森林》这本书,有更多一语难懂的内容含义。借用书中一句很有寓意的话,四季更迭,我与死者的距离也随之渐渐拉开,木月依旧十七,直子依然二十一,永远的。
1
END
1
编辑/十四
配图/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