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从来不辜负十一假期该有的热情。
我在人人人人的杭州当了一回“逃兵”,去看了一场精神上的“文化演唱会”。文一西路天河巷11号,这里有一个披头士的世界——披头四士唱片文化展ALLUNEEDISLOVEBeatles~
不敢自称披头士的粉丝,因为我对他们的了解确实不算多,但是4个小时参观、聆听和阅读,也足够让我在看到他们的影像时感到热烈。
这里有很多他们的故事、杂志和其他读物,歌词集。他们告诉我,自年代以后的数代英国摇滚乐队的音乐风格――从PinkFloyd、LedZeppelin到Oasis、Radiohead,几乎每一个乐队的灵魂深处,都存有披头士留下的烙印。披头士就像是“一种新的疾病,在不列颠、欧洲和远东地区蔓延,医生们都对它束手无策。”
我想到东野圭吾曾经在《解忧杂货店》提到过披头士。少年浩介全家都是TheBeatles的粉丝,不遗余力收集乐队的黑胶唱片。浩介爸的口头禅是:在艺术上不能省钱,既然听音乐,就要听最好的音质,不然就没意义了。后来家庭变故,也恰是TheBeatles面临解散的时间。浩介去看了电影《顺其自然》(Letitbe),这是一部由披头士演唱会彩排和现场演出摄像组成的纪录片。东野圭吾用大段的言语描写了浩介观看电影的心理感受,他从披头士的音乐中获得生活的动力;也从披头士的解散中得到离家的勇气。
除了《解忧杂货店》,东野圭吾多次在作品中提到TheBeatles,可谓铁粉。《圣女的救济》里被害人最喜欢的音乐是TheBeatles;《信》里主人公曾经参加过乐队的表演,唱的是TheBeatles的Imagine。像东野圭吾一样狂热爱好着披头士的作家,其实还有很多。他们都用自己的文字,反复致敬披头士,有人以TheBeatles粉丝作为主角,有人用TheBeatles的歌曲当做小说题目,有人把TheBeatles的歌词展开成小说故事。
村上龙半自传小说《69》中,17岁的少年们听着TheBeatles,学着伍德斯托克的嬉皮士们,搞了场校园封锁运动,也开启了自己的人生庆典。
讲述送货员青柳雅春因为被诬陷暗杀首相而一路逃亡的故事的《金色梦乡》,书名是作者伊坂幸太郎选择的TheBeatles正式解散前发行的专辑《修道院之路》中的GoldenSlumbers。
村上春树用《挪威的森林》作为书名,了解他稍多一点的人都不会意外。因为他的最终理想就是跑步+经营一家爵士乐酒吧,每天放着披头士、鲍勃·迪伦的音乐,安详度过一生。单纯用《挪威的森林》来做个书名,实在不能算是过于高调的粉丝。但是如你知道他写这本书的过程,即是单曲循环Sgt.Pepper’sLonlyHeartsClubBand(TheBeatles)(《佩珀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遍的过程,那你也一定会说他是个忠实甚至疯狂的歌迷。
“春天的原野里,你正一个人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挪威的森林》里,最喜欢的一段话。
岛田庄司在作品《螺丝人》中把TheBeatles的LucyInTheSkyWithDiamonds展开成了一个充满幻想的童话故事,那是一个叫做橘子共和国的幻想国度。直通天际的巨型橘子树上建着村庄、还有脚上装着轮子的小熊、长翅膀的女孩、与人等高的向日葵……稻田庄司说,这些灵感就来自于歌词中。
Pictureyourselfinaboatonariver
Withtangerinetreesandmarmaladeskies
Somebodycallsyou,youanswerquiteslowly
Agirlwithkaleidoscopeeyes
Cellophaneflowersofyellowandgreen
Toweringoveryourhead
Lucyintheskywithdiamonds
想象你在河上的船中
和这些橘红的树木和橘子酱色的天
有人在叫你,你回答如此缓慢
一个有两只万花筒眼睛的女孩
黄绿相间的玻璃纸花儿
长到了你的头上
露西在钻石闪耀的天空中
而这首歌的灵感,是TheBeatles组员约翰·列侬的儿子朱利安放学回家时从幼儿园带回的一副彩色图画,画的是他的同学——四岁的露西·奥康纳,他对这幅画的描述是“露西在缀满钻石的天空中”。
余光中,这个据说是第一个将“rock”翻译成“摇滚”的人,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披头士铁粉,所以他的翻译作品自然少不了他们。WhenImsixtyfour(《当我到六十四岁》)就是他的得意之作。
Youllbeoldertoo,
Andityousaytheword,
Icouldstaywithyou.
Icouldbehandy,mendingafuse
Whenyourlightshavegone.
Youcanknitasweaterbythefireside
Sundaymorningsgoforaride,
Doingthegarden,diggingtheweeds,
Whocouldaskformore.
Willyoustillneedme,willyoustillfeedme,
WhenImsixty-four.
那时连你也老了,
只要你肯开金口,我就愿跟你厮守。
我可以帮助,修保险丝,当你的灯不亮时。
你可以在炉边织毛衣,星期天早上兜风去。
整整花园,除除杂草,要你做更多我也不会。
你还会需要我吗,还会喂饱我,
当我到六十四岁?
不知为何,我竟然听出了些许《乡愁》的味道?
最直白地表达对TheBeatles的热爱的作家,索比·克里斯滕森能占一个席位。年,时年25岁的他写下了一部名为《披头士》的小说,一举拿下了挪威最高文学奖卡佩伦文学奖。在这本书中,他虚构了四个奥斯陆男孩,他们热爱摇滚,崇拜披头士,并分别以乐队成员的名字为自己取了绰号。此外,小说的章节标题也取用的是TheBeatles的21首歌曲和专辑名称,并且和文中内容彼此映衬,着实好看。第二章用的歌名是“She’sawoman”,对应的是主人公第一次看女性裸体;第六章“YellowSubmarine”(黄色潜水艇),对应的是湖边捕鱼;第十章“HelloGoodbye”,讲的是告别少年时代的宣言。
索比说,“当我在听披头士音乐的时候,我有了非常新颖的发现,我的所有的困惑、我的害羞、我的希望,和他们的音乐产生了共鸣,我发现自己不再那么孤单了,原来我可以在这群人身上找到共鸣。”
大概这是每一个喜欢披头士的人的心声吧。
用传承连接你我,让匠心美好生活
文
解美仙
编
徐伊菲
校对
陆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