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症状是怎样 http://pf.39.net/bdfyy/bdflx/141222/4541960.html
出发第四十四天,我们离开斯德哥尔摩,一路朝西北方向开。白天正变得越来越长,许久都没有见到黑夜了,气温也逐渐变成北京深秋的模样。
我们离开斯德哥尔摩前,南欧的热浪已经蔓延至瑞典,老Z不敌炎热,感冒发烧,这一段路由我这个替补司机硬着头皮上。好在瑞典公路标示清晰,路况良好。道路在地上铺开,像极了姑娘缎带般的长发。我不自觉地加重了脚下的力度,把手里的大家伙开到了码。
直到弯道越来越多,车速在高山流水之间慢下来,我们离挪威越来越近了。
进入挪威,随便一个公路旁的休息区
大多数的我们,对挪威第一印象是从三个“挪威的森林”开始的:
CD架上Beatles的《NorwegianWood》,书桌里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还有伍佰那首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的歌。其实我当时一点都不懂,哪怕在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不懂:这三个东西跟挪威的森林似乎扯不上什么太大关系。
现在到了挪威,再回想这三座“森林”,原来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秘境”。哪需要什么客观存在的关系啊,挪威的森林只不过是“在你心中我未曾到达的地方”罢了。
我们在克里斯蒂安松停留了两天。这里是大西洋公路的起点。出发前,一个挪威老大爷看到我们的中国车牌,手里拿着两本旅游册子、颤颤巍巍的敲开我们车门,给我们介绍路线。这很有可能是前面的中国车友结下的善缘了。
“我只活这一次!”拿册子的老大爷说,“所以想去哪就要去!”
我们对着这片海待了两天。说起来也巧,我们在俄罗斯遇上了卫国战争胜利日,在瑞典碰上了瑞典国庆,在这里又遇上了挪威独立日,这几天连超市都不开门!这里吸引我们的,除了海景,还有海带,很多很多的海带!
沿着石头一堆堆的全都是海带
国产手机真是不得了啊
如果你是孤独星球的粉丝,或者热衷于任何一个旅游杂志,又或者长期混迹于某旅游平台,一定也听过这条大名鼎鼎的公路。它其实是挪威64号国道的一部分,连接了大西洋上的一座座小岛。为了让游客们能不大费周折的来欣赏这个“世纪性的建筑”,挪威人在克里斯蒂安松建了机场,还建了公路收费处——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北欧遇到的唯一一个人工收费处。
挪威其他公路要收费吗?当然要收!Autopass用起来!你不交,回国就等着收跨洋罚单好了!
自驾天堂——大西洋公路
大西洋公路的精华段,是从Karvag到Vevang。北大西洋的风浪很大,每年这条道路都会发生汽车被卷入大海的事故。所以我们不敢在这里放无人机,改用Gopro。
由于桥梁坡度大,加上转弯,因此在驾驶的过程中,很多地方会出现在上坡途中发现前面没有路了,高速公路的尽头指向天际。爱它的人叫它“通天之路”,也有人叫它“无头路”。
无头路看似无头,实则有路
听当地人说,这两条深色的车辙,是上周来的“詹姆斯邦德”留下的。大家在不久以后的“”应该就能看到天堂之路的身影了
以后要来自驾的朋友们,可以带些车贴来
继续往前,是小镇翁达尔斯内斯。
我们可能遇到了挪威最好的时候——冰雪消融、流水潺潺,森林之间,有小屋、有树,老年夫妻牵着狗漫步,有时也背上行囊和餐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骑行,或者徒步。
6月的翁达尔斯内斯还是冷的,年轻人脱了衣服就往水里跳,一点都不在意是不是光着屁股。也许是刚经过漫长的冬季,他们是我见过的最最活在当下的人了。
还有“跑山”,也不知道是谁给起的名字,反正是挺形象。我们跑不了山,我们爬山——当然也很形象。这是翁镇附近的一座山,我们去体验了一把,当是给后面要去爬布道石热热身。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有些还是没有路
好像爬了蛮久,有点爬不动了。我们问从山上下来的人还有多久能到顶,对方顿了一顿,回答:“Youcanreachit!”登顶后再次想起这句话,真是善良啊!如果当时知道我们其实才爬了个头,我就不爬了
这一程上山路,小家伙作为路上唯一一个小朋友,受到很多人的鼓励。不少人竖起大拇指说“Super!”“Reallybrave!”有个年轻人在山顶遇到我们,知道小姑娘还不到6岁后,把手举过头顶说了句“Respect!”我理解是有点肃然起敬的意思。娃问,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说。我告诉她,这个世界上,能获得别人的尊敬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只能自己真正强大才可以。今天可以自己爬上来,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站在观景道的视角
这边风景独好,一览众山小
下山路同样不易,可是小家伙却像插上了飞翼,这下轮到我们觉得跟不上了。有个“跑山”的德国小伙儿见我们下山太快了,追上来跟我们聊天。
“Youaredifferent!”知道我们一路从中国开过来,小伙要跟我们照相。过后我跟老Z说,我们没啥different的,房车家族走出过那么多叔叔阿姨,这已经是第六年了。老Z说,世界这么大,以后有更多人会遇到他们觉得different的中国人。
翁达尔斯内斯往南,经过精灵之路,再坐上渡轮,就到盖朗厄尔峡湾了。因为挪威海湾多,所以挪威人想出了各种渡海的方式,有时是桥、有时是海底隧道,但大部分还是坐渡轮。
精灵之路,很像我们年去西藏珠峰大本营时走的那条回形针路。
最初坐渡轮的新奇感已经消退,这一程我不打算下车了,想着看看书,休息一下就差不多到了。还没看到一页,有人敲车窗,外面站了好几个大爷大妈热情的来欢迎我们。
“挪威当然是最美的!”知道我们已经去了芬兰和瑞典,其中一个阿姨毋庸置疑地说,脸上闪烁着旁若无人的自豪感。
我时常想,大概是因为历史原因,同处北欧,挪威人、瑞典人、芬兰人,性格差距才会这么大。但无论如何,对于这种旁若无人的自信,我总是很羡慕的。当然,他们也有理由自信。下面就是盖朗厄尔峡湾。
--END--
"下一站,走近挪威的冰川"
蜗牛kay